紙為文房用具之一。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按照傳統的說法,東漢蔡倫開始造紙,《后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這是文獻中關于造紙的最早記載。但從已發現的實物來看,早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就已有植物纖維造的紙,如陜西出土的〓橋紙,陜西扶風出土的中顏紙,甘肅居延出土的金關紙,均較蔡倫紙要早許多。但上述紙的質地較為粗糙,制造技術處于初級階段,而蔡倫在對造紙術進行改進之后,不僅擴大了造紙原料,而且所造之紙更為實用,使用也更為廣泛。魏晉時,造紙原料更為廣泛,有楮、藤、桑、竹、苔、檀、草等。魏晉造紙術的另一貢獻是加入小柏堿濡染,以避蟲害。隋唐時期是造紙業的全盛時期,紙的質量較魏晉時有所提高,產量相當可觀,種類繁多,特別是有“紙中之王”美譽的宣紙便是這一時期的名品。宣紙以其質地綿軟,紋理緊密,紙色清潤,不腐不蛀,便于長期保存等優點,成為文寶四寶之一。宋元時期,造紙技術更勝前朝,以前名紙,無不仿造,尤以仿造南唐澄心堂紙為最佳,宋代許多書畫名家皆用此紙。宋元名紙極多,有金粟山藏經紙、謝公箋、明仁殿紙等。明清是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集大成時期,在總結歷代造紙技術基礎上,創造了染色、加蠟、砑光、描金、灑金銀加礬膠等技術,品種更為繁多,質感更為上乘。
紙是文房用具中觀賞性最小的品種,由于是隨用隨棄的消費品,除作為書畫作品的載體而流傳外較少傳世,加之其主要化學成份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在光照、霉菌等外因作用下耐久性受到影響,無法長期保存,所以宋元之前純粹意義上的紙(有別于書畫、古籍等載體的紙)極難一見,即使是明紙也存世極罕,目前所見均為清紙。清紙品種眾多,名品有仿明仁殿畫金如意紋粉蠟箋,如清乾隆御用紙,紙質勻細,表面平滑,纖維素較少,上有泥金畫如意云紋。背面黃粉加蠟,并灑以金片。紙正面右下角有陽文隸書“乾隆年仿明仁殿紙”朱印,為皇宮御用紙,為紙中精品。
梅花玉版箋,為乾隆時在玉版宣基礎上創制。玉版宣是宣紙中特殊的品種,是唐代所制“兩頁重疊”之“夾貢”的演進,其紙品潔白堅韌,美如玉而名。梅花玉版箋在玉版宣上施粉、加蠟、砑光后,用泥金繪制冰梅圖案,右下角有“梅花玉版箋”長方陽文朱印。乾隆時成為宮廷御用紙。
五色粉蠟箋,始于唐代,是集填粉紙和加蠟紙為一體,多種粘合的宣紙。清代粉蠟箋底料為皮紙,施粉并加染藍、白、粉紅、淡綠、黃等五色,加蠟后砑光,或施以金銀粉為灑金銀五色蠟箋,或以泥金描繪圖案,為描金五色蠟箋。紙的表面光滑,防水性強,透明度好,且具有防蛀功能,為宮廷所用,民間少有流傳。以乾隆內府制作最精,也稱“庫蠟箋”。
說起文房四寶中的紙,不能不提及同樣是書畫載體的絹,絹為平紋的生絲織物,似縑而疏,挺括滑爽。其用來作書畫的載體較紙要早,《禮記?檀公下》賈公顏疏:“弁如爵弁而素,不云麻,是用素絹也”。又《墨子》:“書之竹帛,傳遺后世子孫”。此中之帛,即為絹。以絹為書畫材料,沿用至今。用于書畫的絹各個時代略有差別,唐絹絲粗而厚,宋絹勻凈厚密,元明之絹類同宋絹,清絹經緯明顯,絲細而勻,多有紋飾圖案。清乾隆時描金宮絹,在紅色地上,用金粉描繪出花卉紋飾,光彩絢麗,極為精致。古紙保存不易,民間絕少流傳,觀賞性遠不及其它文房用具,故不宜一般收藏者收藏。
紙的種類:
造紙的主要源料多為植物纖維,以竹與木為主,木之纖維柔韌,制成之紙,吸墨較強;竹之纖維脆硬,所制之紙,吸墨性較弱,故以此分為兩大類:
弱吸墨紙類:
多系竹纖維制成,紙面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開,所以色彩鮮艷。以?紙類為主,如澄心堂紙、泥金?,還有今之洋紙也屬之。
澄心堂紙:
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紙,與廷圭墨齊名。特性平滑緊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璽」之稱,為弱吸墨紙之上品,差一點的稱玉水紙,次差的稱冷金?。「輕脆」,即其特性。
蜀?:
據說西蜀傳蔡倫造紙古法,所產蜀?,自唐以來頗富盛名,如薛濤?、謝公?等。據說其地水質精純,故其紙特優。「謝公?」以師厚創?樣得名,因有十色,又稱十色?。「薛濤?」則因濤得名,但此種彩色?紙,雖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敗,不能傳久,為應酬把玩罷了。
藏經紙:
藏經紙乃佛寺用以書寫或印制佛經者,又名金粟?,有黃白兩種。
明清人常用之泥金?、蠟?,今天已很少見,冷光?雖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見了。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鳥子紙,但價格昂貴,又不能持久,實在也并不實用。
強吸墨紙類:
多系木質纖維所制,吸墨性強,表面生澀,墨一落紙,極易漫開,書寫常加漿或涂蠟,光彩不若?紙鮮明,較為含蓄,以宣紙類為主。雖然較晚出現,但今已取代?紙,成為最名貴的書寫用紙。
宣紙與彷宣:
今日最名貴之書寫用紙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節木頭、稻?與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制成,吸墨性最強,質地最優。宣紙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實不產紙,而是周圍諸地產紙,皆以宣為散集地的原因。
繼續來講名貴的玉板宣。這種紙可不是人人有辦法用的,因為它非常吸墨,所以運筆過慢的人,用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筆稍停,墨就會滲出來,形成一個大大的墨團!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寫出別有風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書,齊白石的大筆寫意畫等。
因為宣紙過于吸墨難寫,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膠礬,還有加漿而成的。經過改良之后的宣紙吸墨性略減,比較容易書寫。
毛邊紙、元書紙與棉紙:
宣紙昂貴,一般習字時多用毛邊紙。這種紙本來是用于印書的,但因為紙質好,有人買了書之后裁來練字,所以稱為「毛邊紙」。此紙所用原料,以竹為主,色呈牙黃,質地精良,和我們今天中小學生習字簿所用的機器制毛邊紙有很大的差距。元書紙和毛邊紙近似,但今已無聞。本省所制的棉紙也可以算是這一類,質地漸佳,頗具韌性,價格亦不甚貴,可以做為習字用。
紙的選擇方法:
質地柔韌厚密:
選擇紙張的時候質地是最重要的,質地不佳的紙既容易損筆,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紙,莫不以品質見稱,如澄心堂紙「密如璽」,玉板宣「柔韌、耐久」。紙質堅韌緊密是最好的,選擇時以目測就可以知曉。
色彩潔白:
紙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質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紙。潔白無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為原料,蜀?則「以浣花潭水造紙」,都是實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純潔白,才是本性佳之紙,但染色之紙不易傳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宮博物院,還是避免使用的好。潔白不潔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表面光澀適中:
紙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澀之分;光滑固易行筆,但若過滑而筆輕拂而過,便無筆力可言,若粗澀則與之相反,易得筆力,但過澀則難于施筆,易損筆鋒,所謂「細而不澀」也。這個可憑視覺與觸覺分辨,就不多談了。
吸墨適度:
紙須能入墨,否則墨浮紙表,易于脫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紙類吸墨較強,?紙則反之。吸墨太強,若運筆稍慢,則點畫俱成墨團。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紙,亦非所宜。故擇紙時要考慮到書體及個人運筆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紙但不成「團」為佳,選購時若店家允許,僅管用墨去試,一試便知。
據碑帖擇紙:
臨摹碑帖,若要求形似神肖,不僅要注意到筆,紙也是條件之一。擇紙先辨其吸墨性,視真跡的入紙程度而定,入紙多則選用強吸墨紙,反之便選較弱者。若無法窺知入墨實況,如石板所印者,亦可就其風俗辨之,鋒芒顯露,神彩奕奕者,多用?紙類;溫潤含蓄,風華內斂者,則可選用宣紙類。
依個性擇紙:
當然,個人的喜好也是該考慮的,否則若買回不愛用的紙,只怕用都不想用了。另運筆急者,宜選強吸墨紙,其墨方能入紙,行筆遲緩者,則可選弱吸墨紙,不然墨團躍然紙上,可不大妙啊。
紙的使用方法:
宜平:
書寫時必需平放,才易于書寫;若紙皺,便不易書寫了。惟有人寫古篆隸時,故意將紙揉皺,以求斑駁之致與古意。
潔凈:
紙上污穢,會影響觀瞻運筆與墨色,灰塵也會影響運筆,若與墨汁相雜,墨既不堅,亦乏光彩。這雖然只是小事,但也是很重要的哦!
分格:
書法書法,寫字最重法度,故「書」、「法」并稱,尤重間架與章法,布置章法有縱行橫列之分,立定間架則有九宮、田字、米字諸式。線條亦有明暗之別,凡篆隸行草楷諸體都是如此,尤其是楷書更是重要;據說唐人重「法」,絲毫不茍,看留下來的名家諸法,其法度之謹嚴,空前絕后,故有九宮創于唐人之說。
分格也需隨書體而定,法度最嚴的楷書和篆隸,縱橫需整齊,行列皆可畫分,而行草惟有直行,不宜加橫列,以免縛手縛腳,不得縱放。明線宜細,以免妨害觀膽,暗線用書宜輕,不必涂抹,以免損毀紙張。若摺紙易起皺折,妨礙運筆,亦須避免。
固定:
書寫時紙需固定,若紙隨筆動,字便不能隨心應手。方法除了以左手按紙,也可以用鎮尺壓在適當位置,使紙固定。
墊吸水布:
以筆飽蘸濃墨寫字時于頓挫重按處,力透紙背,墨滲紙外,不但會沾污桌面,且筆畫染開,也會破壞畫面。所以需要以吸水紙或布墊在紙下,可以將滲出的墨吸乾凈,保持畫面整齊。
待乾收紙:
墨汁未乾時收紙的下場大家都很明白吧!好好的一個字平白多了個「鏡像」,有時實在令人哭笑不得。還有,不要自作聰明的將作品「盼乾」,或是想用衛生紙吸乾,這樣不但會使墨易脫落,且會使墨色受損。收拾時,不要任意摺疊,以免損紙,有礙觀膽。
藏諸乾涼處:
紙受潮易腐朽,過度乾燥又會破裂,因此若想使貴大作能長長久久,就保存在乾燥陰涼的地方。其他如蟲蛀也需注意。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書法基礎知識書法教程2006-10-30
書法技法常識書法教程2010-12-20
書法常識:書法概述書法教程2010-12-20
書法的幾種書體及代表人書法教程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