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藝術課堂 > 書法教程 >

文房四寶---硯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6-10-28

    硯為文房用具之一。為磨墨工具,又稱硯臺。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四寶研為首,筆墨兼紙,皆可隨時收索,可終身與俱者,唯硯而已”。正因為此,歷代文人墨客,對硯情有獨鐘,藏硯、賞硯成為風氣。制硯的材料極為廣泛,常見的有石、陶、瓷等,另有金屬、水晶、玉、象牙、竹、木、漆、紫砂等。硯的產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它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磨盤、磨棒,已為學術界所認定。宋李之彥《硯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為墨海,其上篆文曰:‘帝鴻氏之硯’”。這是關于硯的最早起源的說法,但可信度不高。1975年,湖北云夢睡虎地曾出土有石硯,硯為鵝卵石加工而成,旁有一件研石。這一考古發現說明最遲不過戰國末期硯就出現了,只是傳世品和出土物甚少。《漢書?薛宣傳》:“下至財用筆研,皆為設方略”。這說明漢代硯的使用已十分普及。漢代硯的傳世和出土較多,以陶、石為主,另有漆、木等硯,漢代硯式可分為圓形和長方形兩種。魏晉時期,石硯、陶硯繼續流行,同時瓷硯出現在硯的家族之中。瓷硯的形狀有圓形、長方形、風字形和多足硯。石硯則為方形或長方形,多有四足。隋唐時期,各種硯材出現,如瓦、澄泥等。陶硯的發展達到了全盛時期。石硯已開始講究石材,有名的端石、歙石、洮河石等都已經開采制硯。此時瓷硯盛行,硯形除承襲魏晉之外,辟雍硯尤為常見。宋代以石硯最為普遍,形式多樣,并追求雕飾的完美。瓷硯的燒制種類增多,陶硯仍然流行。上層社會中品評硯臺之風日盛。元代石硯較為流行,渾樸自然的風格使元硯卓而不群。明代的硯更為講究,不僅品種齊全,而且追求硯的質地、雕刻工藝及裝潢設計。文人雅士賞硯藏硯之風盛過宋代,致使硯的實用性降低,工藝性增強。清代硯材更為豐富,除前代已有的硯材外,還有鐵、漆、砂、玉等,文獻記載達數十種之多。硯的造型更加多樣化,制作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精雕細鏤的硯臺當時就是文人學士追逐的目標,今天仍是收藏者朝思暮想的理想之物。

    為了使讀者對歷朝歷代硯的種類、形制有一大概了解,下面以硯的材質分類加以介紹。硯的出現到現在,石材一直是硯的首選之材,如前所述,硯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磨盤、磨棒。石硯為陜西臨潼原始社會遺址出土,上有蓋,面下凹,凹處有一石質磨杵,旁有數塊黑色顏料。此種附有研石的硯磨盤,不僅是硯的雛形,而且對硯形的影響長達三千余年,直到西漢時還可以見到它的身影。燧石硯為廣州東部西漢墓中出土,體扁面薄,上有研石,人工打磨痕跡較少。亦為西漢石硯,體扁而薄,略呈圓角方形,以天然鵝卵石制成,附有圓柱形研石。為西漢南越王趙墓出土。由此可見,西漢早期的石硯比較簡單。西漢中晚期的圓形石硯已有三足及蓋,蓋上多有各種紋飾。制作已不再是單純的“器以用為功”,已經注意到了硯的裝飾并對后世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雕云龍紋圓形石硯,青石質,下有三足,硯面平整,上有橢圓形墨池。硯蓋上雕有云龍紋飾,為西漢石硯中的精品。魏晉南北朝時期石硯多為方形或長方形,一般多為四足,硯池明顯,留有鑿痕,造型規整大方。方形四足青石硯,青石質,質硬而細,呈藍黑色。硯堂平整,硯側有陰刻云紋,為南北朝時石硯的典型。另傳晉代已有鳳字硯,宋李之彥《硯譜》:“會稽有老叟云:‘右軍之后,持一鳳字硯,大尺余,色正赤,用之不減端石。云右軍所用者,石揚休以錢二萬得之”,又元王惲《覓鳳字歙硯詩》:“嘗聞右軍硯,鳳字琢手奢,是名為水箕,朵頤駭啥呀。”文中所說右軍為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然實物不曾見有。唐代石硯與前代相比最大的特點是講究石材,特別是初唐時便開采端石制硯,盛唐時已名動天下。端石產于廣東肇慶斧柯山,因肇慶古屬端州而名。唐李賀“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劉禹錫“端州石硯人間重”。均說明唐代端硯之名貴。后人更有“如風流學士,竟體潤朗”、“如艷婦,千嬌百媚”之譽。這時的端硯以實用為主,“硯之用,在于發墨不損毫。”硯形多為箕形,硯面一般沒有紋飾。箕形端硯,石質細膩堅致,呈深紫色,硯首為弧形,硯面刻折痕,下有兩梯足,唐代早期特征極為明顯。唐代中期,大約在開元年間(713-741)安徽婺源的歙溪石材也用來制硯,其石質堅韌潤密,不吸水,發墨不傷毫,元宋?詩:“凌堅萊蕪釜,澌瑩歙溪硯”。風字形歙硯,石質細膩,呈紫墨色。硯呈“風”字形,上有橢圓形硯池,淺硯堂。雕琢細膩、造型凝重渾厚,為唐代中期器物。唐代亦采甘肅臨洮石材制硯,其色澤藍中帶綠。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古硯辨》:“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巖”。又“耆舊相傳,雖知有洮硯,然目所未睹”。由此可見唐代洮硯生產量小,遺存較罕,宋代就已難得一見。宋代石硯極為普遍,因宋人好古,硯上圖案繁多,特別是仿刻殷周青銅器銘文成為風尚,故與唐代風格明顯不同。其形制頗多,清乾隆年間繪制的《宋硯譜》中就有抄手硯、鳳字硯、貨幣硯、核桃硯等,尤以抄手硯最為流行。所謂抄手,又稱抽手,供手抽抄之謂。百一眼端硯,長方形,抄手式,硯呈黑紫色,底部鏤雕有101個長短不一的石柱,每個石柱端都有黃黑相間的石眼。硯面細膩光潤。此硯傳為宋代內府所藏,清乾隆皇帝對此硯極為珍愛,曾有題詩刻于右側,收置于圓明園中,晚清被盜,流落民間,后為蘇軾三十一世侄孫蘇宗仁所收藏,1985年捐給國家。宋代端硯注重雕琢,器型變化較大。古琴式端硯,仿古琴形,簡樸古拙,硯面中部開橢圓形硯堂及水池,底有四足,為宋端硯中的精品。宋代歙硯多隨石形而定,故橢圓形和圓形硯較為常見,造型渾厚古樸,雕刻自然。如鱷魚形歙硯,硯為鱷魚形,造型生動別致,雕刻線條流暢自如。傳世品中極為罕見。另有蟬形硯。宋代洮河硯名聲日漸顯露,并終于擠身四大名硯之列。金元好問詩“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可見此硯之名貴。洮河石硯,長方形,硯額圓弧形倭角,硯池亦隨額形。硯面可見紋理,造型古樸渾厚,刻工簡練遒勁,為典型的宋代洮河硯。宋代另有橢圓形雕魚龍紋硯,長方抄手式硯等。宋代用于制硯的還有產于山東益都的紅絲石,石質赤黃,有紅紋如刷絲,縈繞石面。宋蘇易簡《硯譜》謂硯有四十余品,以青州紅絲石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為第二,歙州龍尾石為第三,但傳世品甚罕。紫金石硯亦是宋代名品,宋高似孫《硯箋》:“紫金石出臨朐,色紫潤澤,發墨如端歙,唐時競取為硯,芒潤清響。”宋米芾《硯史》:“紫金石與右軍硯無異,端出其下。”紫金石硯始于唐,盛于宋,之后漸湮滅,傳世品極少。元代硯的典型特征是造型粗獷渾厚,以歙石蟬形硯較為常見,傳世品不及唐宋明清多。蟬形歙硯,石色青綠,造型淳樸,線條簡練,有宋代遺風,為典型元代石硯。明代是繼宋代以后又一個石硯制作的高峰期,其典型特征是石材更為講究,硯隨石形,故奇形怪狀之硯屢見不鮮,特別是喜在硯背、硯側或硯面上鐫刻名人題記,故硯的實用功能下降,逐漸向工藝品方向轉化。明代端硯較為常見,其形或為長方,或為圓形,或為異形,紋飾雕刻極為細膩。紫云心端硯,橢圓形,色澤紫藍,質地細膩溫潤,硯面有大小不等的石眼,雕工因材施藝,在其間雕有行云,而石眼恰似繁星,一大石眼尤如滿月掛在天空,硯右側上方有“紫云心”刻銘,為明代端硯中佳品。明代歙硯多為長方形,亦有圓形等。造型古樸大方。長方抄手眉子歙硯,長方形,抄手式,石質堅潤,硯面有七道眉紋,左高右低,異常秀美。造型古樸敦厚,堪稱明代歙硯佳品。

    明代洮河硯傳世品較少,另見有嘉峪石硯,其石產自河西走廊嘉峪關黑山峽,石有青、綠等五色,石質溫潤,發墨而不損毫,見有仿古琴式硯。另有田橫石硯、砣磯石硯、嘉陵峽石硯等。

    清代是我國古代石硯的全盛期,石材之廣泛為歷代之最,雕工手法精湛為歷代所不及,傳世品之多亦為歷代所不能比肩。

    清端石硯的典型特征是器型豐富,雕工極為精湛,特別是那些隨形而作,雕工不多的硯,往往奇峭清新,令人嘆為觀止。佛手端硯,硯為佛手狀,上部佛手凹陷處為硯池,下部為硯堂,硯背為整形佛手,上刻一蜘蛛,形態極為逼真,為清乾隆時佳作。清端硯的形狀有蕉葉形、鵝形、荷葉形、圓形、瓜形、書卷形、漢瓦形、竹節形、祥云形、鐘形、琴形、井形、螺蚌形、瓶形等。所雕紋飾有丹鳳朝陽、云龍祥云、笸籮、魚龍、瑞獸、喜蛛、二龍戲珠、海獸、云中仙境、靈芝、竹、云蝠等。歙硯、洮河硯的存世品不及端硯多,但作工精致不遜端硯。另有紅絲石硯、燕子石硯、徐公石硯、菊花石硯、松花石硯等。除實用品外,亦有觀賞珍藏之硯。

    陶硯起源于漢代,系以極細的陶土燒制,宋米芾《硯史?陶硯》:“相州土人自制陶硯,在銅雀臺上。以熟絹二重淘泥澄之,取極者,燔為硯。有色綠如春波者,或以黑白埴為水紋,其理細滑,著墨不費筆,但微滲”。故其實用性較石硯要差。由于陶的加工工藝較石料容易,故漢代的陶硯形制較繁復。十二峰陶硯,硯的前部塑有十二山峰,內左右兩山峰下各有一負山力士;峰腳下有小孔,似為出水口,三足為疊石狀。造型奇特有力,構思精巧,為漢代陶硯中的孤品。魏晉時期,陶硯較為流行,以圓形為主,硯面為圓盤狀,子母口,亦有子口器物。硯下有足,三、四、六足不等。唐代陶硯繼續流行,其制作工藝達到了極盛,硯形除箕形外,還有長方形圓足、龜式、屐式及山峰多足式等。箕形硯,硯額為弧形,硯池為新月狀。底部一邊落地,一邊有二足。此硯出土于廣東韶關張九齡墓,說明唐代中期陶硯仍十分流行。陶硯,橢圓形,硯額為蓮瓣形,硯池與硯額之間以弧形凸棱分隔,硯堂圓形,硯池為月牙形。底一面著地,一面有二錐形足,為唐代陶硯中造型別致,制作精細的名品。由于宋代石硯普遍使用,加之瓷硯的燒制種類較多,陶硯已不如唐代那樣流行,故傳世品較為少見,與北宋同時的遼金亦有陶硯傳世。如紅陶硯,抄手式,色澤朱紅,背有“大定通寶”錢形印文,為金世宗完顏雍(1161-1189)時所燒造。三彩陶硯,八方硯體,箕形硯池,通體施以三彩釉。由于遼金傳世品陶硯的數量較少,故風格特征并不明顯。明清石、瓷硯及各種硯材較多,而陶硯在硯的家族中已較難一見。說起陶硯,不能不提及我國四大名硯之一的澄泥硯。澄泥硯以水澄結細泥燒制而成,故也應為陶硯。其硯質地如瓦,堅硬耐用,發墨細膩,貯墨耐久。澄泥硯初以山西絳縣所產為最佳,以后山東、河北和江蘇等地均有生產。澄泥硯約始于漢代,唐宋時尤盛。宋佚名《硯譜?諸州硯》:“虢州澄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今人罕用。”又宋張?《賈氏談錄》:“絳縣人善制澄泥,縫絹袋至汾水中,塒年而取之,陶之為硯,水不涸”。宋代澄泥硯多為民間器物,并多有印款。長方抄手澄泥硯,質地細膩潤澤,呈暗紅色,造型渾厚古樸,硯池中雕刻紋飾,刻工蒼勁。硯側有宋米〓篆書銘:“人以田,我以硯,遺爾箕,意可見。元豐二年春米〓”。查元豐二年為公無1079年。

    因澄泥原料來源方便明代澄泥硯亦較流行,又因澄泥可以隨意造型,故異形硯較為常見。如鱔魚黃澄泥竹節硯,其造型極為別致新穎,紋飾生動逼真,為明代澄泥硯中的精品。另見有牧牛澄泥硯、八角形刻三車紋澄泥硯等。清代澄泥硯追求刻工的豪華,特別是皇室之物更是如此。如澄泥瓶紋硯,長方形,質地細膩,色澤黃中透紅。硯堂及池呈瓶形,硯邊刻有細密的竹葉紋飾,硯底有乾隆御題銘。

    源于漢唐的瓦硯也應屬于陶硯,始于東漢,后人多以漢魏鄴城未央宮之屋瓦制成。未央宮瓦,瓦身如半筒,面至背厚約一寸,背平可研墨,唐宋以來,去其身以為硯,俗稱“瓦頭研”。唐皮日休“應念研磨苦,無為瓦礫看”。明趙〓謙:“未央宮瓦,亦注水經久不涸,好事者以為硯”。宋蘇軾亦有“舉世爭稱鄴瓦堅,一枚不換百金頒”詩句。瓦硯的傳世品并不多見。瓦硯,為漢瓦改制而成。瓦上下兩端分別篆有“未央宮”、“東閣瓦”字樣。瓦背為麻皮紋,硯面刻有“偶親鉛槧,聊休運臂之勞;雅識傳聞,少助輟耕之錄。乙卯清和制研,西園翰題”。為清代高鳳翰之物,為漢瓦硯中的精品。

    以鐵制硯始于何時已不清,晉王嘉《拾遺記》:“張華進《博物志》,武帝賜以青鐵硯。”又《古今圖書集成》:“青州熟鐵硯甚發墨,有柄可執。晉桑維翰鑄生鐵硯。”由此可見,鐵硯始于晉代之說較為可信。銅硯始于東漢時期,以后歷代皆有制作,或鎏金,但數量較少,傳世品甚罕。如為東漢時期鎏金獸形銅硯,上蓋下座,中嵌有硯石。獸有雙角,有雙翅,周身嵌有寶石,極為華麗。鎏金銅硯為明代器物,硯為長方形,硯面刻有?字紋飾,硯池橢圓,旁飾鎏金雙虎,足為人面形。器型端莊凝重。銅硯使用價值不高,但其工藝精湛,仍為收藏者所熱衷。此外還有漆硯、玉硯、水晶硯、瑪瑙硯等,由于傳世品極為稀少,不易形成門類,故這里不作介紹。

    硯的材質除石材之外以瓷質最為常見,瓷硯大致在魏晉時加入硯的家族之后,歷代均有制作,傳世品雖較石硯略少,但遠勝于其他硯材。魏晉瓷硯有圓形、長方形、鳳字形等。以圓形三足硯較為常見。瓷硯為西晉器物,硯呈淺盤狀,硯面無釉,中間微突,硯下有三獸形足,造型典雅而實用。晉晚期及南北朝時,瓷硯的足逐漸增多,有五足、六足的,甚至多達十足。瓷硯多為圓形,硯堂的周邊下凹成水槽,如辟雍,故稱為辟雍硯,硯面不施釉,以利研墨。青瓷五足硯,硯面向上凸起,硯底稍內凹,硯足較為瘦高為馬蹄形,施有黃綠色青釉,硯心及底部露胎,造型端莊,為南朝時瓷硯的典型。隋代瓷硯多為圓形,但硯足由魏晉時的蹄足改為柱足。柱足常在八至十足以上,多外撇,足上部三分之一處與硯盤相連,硯面更加上凸。赭釉多足硯,硯面微凸,邊墻較矮。硯壁下為平圈足并有二十一個柱形足為裝飾,硯身施赭釉,有較為明顯的冰裂紋。唐代瓷硯以圓形辟雍硯為典型,硯面較前朝更為凸起,有的甚至超過硯邊,硯足也由隋代的半圈足發展成圈足,以蹄形足為裝飾,造型略顯粗笨。宋代以石材為硯漸成風氣,瓷硯退居其次。瓷硯的數量及使用功能雖不及石硯,但它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絲毫不遜石硯。據文獻記載和實物來看,宋代瓷硯有辟雍硯、鳳字硯、房相硯、圓形硯、葫蘆硯、璧硯、月池硯、八棱硯、四直硯等十多種。以圓形硯較為常見,硯面平坦,硯邊略凸起,空腹可以貯水,入水處多為月牙形、蝴蝶形入水口。黑釉瓷硯,黑灰胎質,空腹,入水處有蝴蝶形水口,硯面平整無釉,硯邊與硯池之間有小水溝,圈足,為宋代瓷硯的典型器物。元代瓷硯與宋代相比器型、胎質、釉色均有差距,傳世品數量較少。從目前所見器物來看,基本承襲宋代舊制,但制作粗率。可喜的是1988年景德鎮曾出土幾件元代瓷硯,圓形、硯池凸起,與硯邊有一道較深的水溝,蓋為窩盤式,與硯為子母口套合。硯蓋飾有青花五爪龍兩條。由胎質、釉色、青花及畫法分析,當是官窯器物,較為少見。明代瓷硯達到了宋代之后的第二個高峰,傳世品較多,以民窯生產的為常見,硯式有圓有方,造型豐富,紋飾以龍鳳及纏枝花卉居多。早期瓷硯以鼓形居多,硯面或凹或平,空腹,入水口為三角形、蝴蝶形。青花花草紋鼓形硯,硯面微突,無釉,空腹,注水口為蝴蝶狀。硯身施釉,白中泛青,并有細碎的紋片。青花色澤黑藍泛灰,所繪紋飾極為簡潔明快,畫法為一筆點劃。為明早期民窯器物。明中期之后,硯已不再是空腹,多為圓餅形。青花蓮瓣紋硯,實腹圓形,硯面明顯下凹,硯邊突出,池與邊之間有一水槽。硯面及底邊無釉露胎,胎質堅硬。硯身釉色泛青。硯壁近足處繪有青花蓮瓣紋飾,青花略閃紫。底有“嘉靖八年季夏置用”款識,為明嘉靖時民窯器物。明末瓷硯風格一如明中期,唯制作工藝略粗而已。清代瓷硯生產量大,傳世品多,風格不盡相同。硯式仍以圓形為主,還有玉環硯、荷葉形硯、碟形硯、鐘形硯、長方硯等。所施釉色有青花、紅釉、哥釉、汝釉等。紋飾更趨豐富,有山水、人物、動物、花卉、花鳥等。一般來講,清代瓷硯的邊較明代略寬,而硯面下凹明顯。青花詩句硯,圓形實腹,硯面下凹,周沿有一條水槽,硯邊平寬與硯池相齊。此種形制在明代絕無僅有,可作為斷代的一個依據。硯邊飾青花行書詩句。硯身前后有青花行書“康熙五年遵賢制”、“康熙丙午伯言辦用”款識。清代瓷硯中還有許多承襲明代舊制,這就需要從多方面加以鑒別,如青花海浪紋硯,圓形,空腹,硯面微凹、無釉,周沿有一水溝。其形制同明代甚至是本朝其它代少有差異,特別是那些無款器物要從青花色澤、胎質及畫法等方面綜合分析,方能準確斷代。如此件器物青花色澤雖然明快,但有飄浮感,胎釉較粗,繪工粗糙,為清同治時的典型特征。

    制硯材料眾多,傳世品甚豐,收藏時的選擇余地較大,但形成系統殊為不異,或以材質分,或以年代分,或以造型分,均需長時期的收集,故在具體的收藏活動中要為自己定一目標,以免藏品過雜,降低文化藝術價值。

    硯的種類:

 端硯:

  歙硯和端硯并稱,而端硯又較歙硯更佳,據說歷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主時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

  端硯為硯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級。它出產自廣東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屬端州,故得名。山下際潮水,距江濱三、四里處,逐漸升高分下?、中?、上?、龍?、蚌坑等采石之所;下?洞在山底,終年浸水,而硯石貴潤,所以下?之品質最佳。

  但浸在水里的下?想開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時才可進入,潭水無出口,須七十個人排排座,一個個將裝水的甕往上傳至?口,如此做個月余,潭水始得涸,才能進入取石。明年春天水漲,則又得重新來過了。

  但若非如此,下?之石所做的硯豈能如此發墨,「天欲降大事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嘛。但下?到北宋時已開采凈盡,明后另辟的新坑或中、上?,品質就沒有那好了。

  端硯還有另一個特征,為「有眼」。如「鸚哥眼」、「了哥眼」等,據說是石嫩則眼多,石老則眼少,也有以眼來發品質優劣的,最上為活眼,再來是淚眼、死眼等。

  其實所謂「眼」便是硯上石紋,倒不一定和品質相關了。寫字時多個水靈靈的眼注視是不錯,又可增加硯的可欣賞性,但若生的地方不好,影響磨墨,卻不如不要的好。

  另外端石的顏色也被視為和品質有關,有紫、青、白等顏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

  端硯的優點,一是下墨,二是發墨,三是不損亳。

  歙硯:

  與端硯并稱,因產于古歙州?今安徽婺源縣?而得名。

  端硯之發實是巧合,在唐開元時,獵人葉氏追逐野獸至長城里,見那兒的石頭瑩潔可愛,便帶了幾塊出來,琢磨成硯。數世之后,他的后人,將硯贈與州令,州令十分喜愛,找人再去開采,于是便傳揚開來。至南唐元宗時,因圣上著意翰墨,歙守又獻硯,皇上大喜,提拔他為官。

  歙硯因為李主而揚名天下,名聲甚至大過了端硯。歙硯的正式開采至南唐才開始,它的地點也是浸在水中,質地也因此而潤澤。

  歙硯有「紋」,如同其硯之眼,所謂的羅紋硯,即稱其石紋如羅焚葫者。紋有粗細之分,而細紋為硯之奇才,粗粗羅紋亦為上品,皆足以和端溪下?媲美。而眉子硯,則是石紋如人,畫眉而得名,與羅紋硯無異。

  歙硯之特性亦如端硯,而歙重于發墨,做大字,端重于細潤停水,寫小字。

    硯的選擇方法:

    以石質為主:

    硯材固多,銅、玉、磚、瓦、陶、石皆是,另有多金者以玉為硯,堪稱上品。但多金人少,其切合實用且兼具各種特別者當推石硯,而其他都不合用一些。

    潤澤有光:  

    硯石最貴潤澤,端、歙俱以此著稱,因若不潤則墨中水分易被吸收,導致濃度太高,滯筆難運。端、歙石長年浸于溪中,故潤澤有光,潤澤與否可以目光辨之。

    肌理細膩:

    硯石紋理精細,則表面平滑,易于磨墨,磨出來的墨亦勻細可佳;這種硯不但發墨,且不損筆亳,端、歙二種硯皆為此中之最。若表面不平,上硯有聲,墨必粗劣不勻,且損筆鋒。這可以視覺、觸覺、觀查得知,并不難明白。

    質堅而差軟:

    石質以堅硬為尚──廢話,您能想像在一團棉花果凍上磨墨嗎?──而石若過堅,扣之聲響者亦較堅而差軟,扣之聲低者為差。故硯石宜潤,潤則無剛硬之性,即所謂「差軟」,石堅而差軟,乃有溫潤之性,故能發墨久不乏。選硯時扣之聲高者質堅較劣,低而有韻者,石差軟較優。

    硯的使用方法:

  平時儲水:

  硯也需要滋潤,平時需要每日換清水貯之,硯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養研」。

  使用須換清水:

  可別偷懶直接以養硯研水磨墨,也別以為用茶、糖水磨出來的墨會「別有特色」,這些東西和墨相混會使墨色大減,也不能發墨。熱水傷潤損墨,切記避免。

  用后刷洗:

  硯石使用之后,必須將余墨滌去,不可使之凝于硯上。不然殘墨乾則結成渣塊,第一妨礙研磨,第二傷筆亳,且會損害硯面。若與新墨相混,則無下墨或發墨之利。

  洗的時侯可以用絲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堅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傷害光滑美麗可愛大方的硯面哦。如果須要帶出場的話,最好陰乾,不要用紙類擦拭,以免殘屑留存,與墨相混。

  新墨輕磨:

  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損傷硯面,使用時輕輕磨就可以了。

  將墨取出:

  研墨之后,即須將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則墨與硯膠黏難脫,易損硯面。若不小心黏住了,可別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潤之,將墨在原處旋轉,待其松脫后再取出。

标签:文房四寶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