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民間藝術 >

中國民間藝術: 花燈(2)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2-23

 

秀山花燈

秀山花燈,是我國西南地區花燈藝術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雜技、紙扎藝術為一體的民間文化現象和民間表演藝術,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遺產。

秀山花燈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花燈藝術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稱跳花燈、耍花燈、花燈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廣泛流傳于四川、湖南、貴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區。

秀山花燈表演每年從正月初二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十六以后叫"厚臉燈"。秀山花燈的傳統表演,場地不限,院壩、堂屋、街頭巷尾,只要有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平地即可。由于各地花燈班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表演內容的需要,也有需要特殊場地的。如表演"高臺花燈",就需要傳統老式的木方桌二至三張,表演的二人在幾張桌子重疊高度的桌面上進行花燈二人轉表演。花燈小戲,需要"搭臺子",簡易布景,一般是在壩子的土臺上表演,或者在吊腳樓上表演。

歷經數百年的發展,秀山花燈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藝術。

秀山花燈它起源于唐宋,延續于元明,興盛于清代,是一種集歌、舞、戲劇和民間吹打于一體的以歌舞表演為主的綜合性表演藝術。

秀山縣素稱"花燈歌舞之鄉",其花燈戲源于漢族"燈兒戲",后來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發展為一種格調新穎、歌舞動人、為漢、土、苗各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

秀山花燈,是一種古樸、詼諧、抒情優美,集歌、舞、韻白為一體,并以打擊樂、琴弦樂為伴奏的綜合藝術。據歷史記載,它起源于元代的"跳團團"(即男、女二人在方桌上載歌載舞,連說帶唱),明代又融入采茶戲的一些歌舞表演形式,始有"花燈"之稱。后來,又發展為搭花臺、花燈單邊戲和現代花燈劇。

秀山花燈的演出,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設燈堂、啟燈(請燈)、跳燈、辭燈。

在秀山花燈中,設燈堂是帶有濃厚傳統儀式的表演活動。花燈班在出燈前,都要設燈堂,供奉"金花小姐"、"銀花二娘"神位,由燈師傅點燃香燭、燒紙錢敬奉花燈神,祈求、保佑跳燈人諸事順利,平安吉祥。祭拜儀式后,就在燈堂又唱又跳。由燈師傅先領唱《安位》、《唱位》、《開光》,其后,齊唱《起燈調》,并將要演出的曲調唱一遍。請燈儀式結束后,花燈班就可外出跳花燈了。

跳燈,是秀山花燈的主要演出活動。花燈班都是在接燈人家的堂屋、院壩跳。先唱《觀燈調》、《祝賀調》,臨走時唱《謝主調》。

辭燈,到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花燈班就在河邊壩子舉行辭燈儀式,祭拜神靈,演唱《送燈調》,由掌調燈師傅領唱一遍春節期間所有演唱的花燈曲調(稱收調)。然后焚燒花燈及神位,并將跳燈人的衣服從火上拋過,祈求跳燈人一年平安。

經長期的發展與演變,秀山花燈的表演形式有:花燈二人轉(兩人表演的單花燈)、雙花燈(四人表演的雙花燈)、花燈群舞(多人表演的群花燈)、花燈戲(劇)等。

表演中,演員演唱的歌詞叫花燈詞。花燈詞濃郁的鄉土氣息,陳述內容,表達情節,抒發情感,吸引觀眾。其中,有些花燈詞吸收了漢族的一些民間小調以有采茶戲、花鼓戲等地主戲曲原唱詞。
花燈二人轉

 

這是秀山花燈的主要表演形式。從表演中幺妹子和賴花子的地位看,它不同于全國其他地方流行的"二人轉",而是具有地地道道二人跳"門斗轉"的特點;是對"跳團團"的繼承,是男的圍著女的轉、丑的圍著美的轉、矮的圍著高的轉。女的、美的、高的在中心地位,以"雙腳并立回正身",保留著明顯的原始女性崇拜的特點。

雙花燈

即由二男二女(二丑二旦)同時歌舞演唱。主要用來表現熱鬧、喜慶等較大場面,如《雙采茶》、《大鬧紅燈》、《鬧華堂》等,就是用雙花燈形式來表演的。有的地方在表演中加入了"花子打岔"、"翻廠子"等表演和民間雜技藝術,從而增添了熱烈氛圍和樂趣。

花燈群舞

是從"花燈二人轉"發展而形成。是近30多年來專業文藝工作者辛勤研究探索的結晶,是人民群眾所喜愛的表演形式,也是與新時代銜接得最密切的一種表演藝術。其表演形式是由二女二男、四女四男、多女多男來進行表演的較大型的花燈歌舞,演出要有專業舞臺。

花燈戲

秀山民間傳統的花燈戲,又稱"單邊戲",也稱"花燈歌舞戲"、"花燈小戲"。一般無布景,演員裝扮也簡單,情節簡單,演出時間短。有生、旦、丑三種角色,內容多以表現民間生活和神話傳說劇目為主。

秀山花燈以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風格獨特而膾炙人口,廣泛流傳。著名的花燈歌曲《黃楊扁擔》、《一把菜籽》等,就登上了全國的大雅之堂,享譽國內外。

秀山花燈音樂,除外來的音樂成分外,還融合了當地的民歌、山歌、小調、戲曲等的有益成分,形成了具有當地民族風格、風情的音樂形態,旋律優美、轉調新穎、結構規范、節奏鮮明,富有舞蹈性,給人以詼諧風趣、喜慶歡樂之感。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