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鳳陽花鼓戲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1-28

   安徽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源于鳳陽縣郊長淮衛鄉(今屬蚌埠市)。與花鼓燈、鳳陽花鼓(當地又叫“雙條鼓”)合稱“鳳陽三花”。因其所唱曲調多源于鳳陽北鄉長淮衛民歌,故又名衛調。流行于省內渦陽、鳳陽、五河、嘉山、靈璧、懷遠、固鎮等十九個縣區。

歷史沿革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家鄉臨濠(今鳳陽縣)建都,所屬長淮衛一帶的村鎮,流行“鳳陽歌”。由于臨近淮河,又借漕運舟楫之便,鳳陽歌得以廣泛傳播。洪武六年(1372)地方建制為衛(明朝規定軍隊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于是當地群眾以地名為名,稱鳳陽歌為衛調,但外地人仍稱之為鳳陽歌。

    明清時期,鳳陽一帶是“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的長年災區。為躲避自然災害,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結隊的婦女外出逃荒。她們唱著鳳陽歌,配之以鑼鼓,賣唱乞討,其中也不乏身背花鼓流落各地賣唱的職業藝人。因此人們又稱鳳陽歌為鳳陽花鼓。由于災民的傳播和鳳陽歌演唱簡便,鳳陽花鼓很快盛行于南北。清人趙翼所著《陔余叢考》中《鳳陽乞者》條曾這樣寫道:“江南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成行逐隊,散入村落間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間始回。” 當年鳳陽花鼓演唱者多為婦女,往往是姑嫂二人對唱。一人系細腰鼓,一人提碟形小鑼,稱為花鼓女。演唱時一般是二人坐在一條板凳上坐唱,段落之間敲鑼擊鼓,無絲弦伴奏。后來又演變出一種雙條鼓代替細腰鼓,即演唱者左手執小鼓,右手持雙鼓箭擊鼓。花鼓藝人從各地帶回了多種民間歌曲和音樂,逐漸豐富了鳳陽花鼓的聲腔,并演變出多種歌舞形式,但都以傳統的花鼓調為基礎。

    明末清初,鳳陽花鼓調已被地方戲曲吸收演唱。清乾隆年間刊行的《綴白裘》第六集中,即收有《花鼓》一出。所唱曲調有“鳳陽歌”和“鳳陽曲”等。其劇情中即有鳳陽人打花鼓乞食的記述。鳳陽花鼓對南方許多地方戲也產生了影響,如它的曲調就被徽調吸收,列入安慶梆子腔劇目中。鳳陽花鼓戲自形成以來雖已有近百年歷史,但仍以歌舞形式演唱,且無專業班社,皆是群眾在空閑時自演自娛。每逢春節、元宵、端午等節日或廟會,在廟前、麥地或集市中的空地,置一桌一凳,即可開鑼演出。

    鳳陽花鼓戲以劇種形式出現而興盛后,仍以淮河為界,分南鄉和北鄉花鼓;南鄉花鼓流行于府打廟、嘆兒灣一帶;北鄉花鼓流布于鳳陽、五河、懷遠、蚌埠一帶。

藝術特點

    鳳陽花鼓戲的唱腔屬于尚不完善的板腔體。[娃子]、[羊子]是鳳陽花鼓戲的兩個主要唱腔。經過長期發展衍變,到清同治、光緒年間,其唱腔已由[鳳陽歌]、[鳳陽曲]發展為與板腔體相近似的曲調, 如有[起板]、[數板]、[五字緊]、[慢趕牛]、[十字韻]、[流水]等,且分男女唱腔。到民國年間,其唱腔又衍變為[慢趕牛]、[卷簾子]、[松緊口]等主腔。唱腔結構有七字、十字句。唱詞一韻到底,謂之清口;又有渾口,稱為插花韻,把“人辰”與“宮身”韻摻合運用。但仍間有曲牌體唱腔,其詞也多出于即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文藝工作者對民間流傳的較好唱段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定腔定譜并在伴奏上加進了管弦樂,培養了鳳陽花鼓戲第一代女演員。自女演員參加演出后,在唱腔上也有了一些突破和發展,旋律顯得華麗多彩,節奏上亦有較多創新。

    鳳陽花鼓戲至今仍只用鑼鼓伴奏而無管弦跟腔。打擊樂器與鳳陽花鼓燈鑼鼓完全相同,主要是鼓、羅、鈸三大件。其余是小鈸、小鏜鑼和脆鑼(俗稱“巴狗子”)。開演前,先演奏花鼓燈鑼鼓來招徠觀眾,開臺后,就只用[長鑼]、[短鑼]、[哭皮鑼]幾種,起前奏、間奏和伴奏的作用。鳳陽花鼓戲的鑼鼓講究“人跟鑼、鑼跟人、互為幫襯”。雖比較單一,但對突出鳳陽花鼓戲的風格起著重要作用。

    在表演形式上,鳳陽花鼓戲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并無行當之分。男角被稱為鼓架子,分大小鼓架。大鼓架,其力大腳穩,做頂人、疊羅漢燈技巧表演;小鼓架乃活潑伶俐,以筋斗見長。唱曲與舞蹈的精彩部分,則由女演員來體現,演出時手執巾、扇,翩翩起舞,俏麗動人,人稱“蘭花”。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