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曾稱“小歌班”、“的篤板”、“紹興文戲”。發源于紹興地區嵊縣、新昌一帶。流行于以浙江、上海、江蘇為主的全國十六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后期以紹興為古越國都城,因而1938年改劇種名稱為”越劇”。
歷史沿革
越劇最初是從曲藝落地唱書發展而成。落地唱書是嵊縣一帶的曲藝形式,早期曲調與佛徒的宣卷調關系密切。清咸豐二年(1852)由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炳所創。后經不斷發展,演變成 “呤嗄調”,一直延續使用到越劇形成之后。落地唱書向越劇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一、“小歌班”(又名”的篤班”)階段 光緒三十年(1906)清明節,嵊縣東王村藝人高炳火、李世泉、錢景松等,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門板搭成臨時戲臺,穿上從農民家借來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了《十件頭》、《雙金花》等劇。這是唱書藝人在嵊縣本地第一次登臺演出,稱”小歌文書班”,后簡稱“小歌班”,以區別于紹興大班(紹劇)。從此,唱書藝人紛紛登上舞臺,次年全縣已有十三副小歌班在各地演出。光緒三十二年(1908),小歌班分三路走向外地:一是從新昌、余姚到寧波,向東北方向發展;二是從東陽、諸暨到金華,向西南方向發展;三是從上虞、紹興向西北方向流動到杭嘉湖地區。宣統二年(1910),錢景松等的小歌班進入杭州。
二、男班“紹興文戲”階段 1916年后,小歌班數度進入上海, 1920年,小歌班藝人四十余人集中一起,在上海演出《琵琶記》、《梁祝哀史》、《碧玉簪》、《孟麗君》等反映婦女命運的新劇目,受到觀眾歡迎。從此小歌班開始在上海站住腳跟。1923年,馬潮水、王永春、葉琴芳、梅月樓等三十多名演員?平歌舞臺分出另行組班,在大世界游樂場演出,第一次掛出了“紹興文戲”牌子。“紹興文戲”階段的最突出的一點是音樂和表演上的改革。藝人魏梅朵等采用板胡(后改平胡)、斗子伴奏(定弦1、5,稱“正調”),在唱腔上吸取了紹劇 、余姚清腔、武林調的音樂成分,豐富板式,創制了倒板、快板、清板、還陽調等。小歌班在上海打響后,組成第一專職樂隊,試驗用絲弦樂器拉“引子”和“過門”,以后又用絲弦托腔。唱腔方面則吸收了紹興大班中的導板、流水、二凡等曲調融化進”呤嗄調”這中,使原來散唱的唱腔有慢中板、中板、快板等板式,初步形成了板腔體的音樂體制。伴奏的絲弦樂器初為板胡,以后改為音樂較柔和的平胡、胡琴定弦為“1-5”,稱為“正調”,因此男班紹興文戲時期也稱為“男班絲弦正調”時期。在表演上也借鑒紹劇、京劇的程式技巧等藝術特長,并在劇目、化裝等方面也有所改進。從演生活小戲走上演古裝大戲的路子。從此男班進入黃金時期。
三、女子紹興文戲階段 1923年,在上海京劇“髦兒戲”的影響下,?平歌舞臺老板王金水委托藝人金榮水辦起了第一副女子科班。短期訓練后即以“紹興文戲”、“文武女班”名義進入上海演出, 1928年后,女子文戲科班大量涌現。因女聲音域與男聲相差四、五度,琴師王春榮根據女演員的嗓音條件,吸取京劇西皮的特點,將絲弦正調以胡琴“6-3”定弦,創造出適合女聲的“四工調”女子紹興文戲階段因此也稱作“四工調階段”。第一副女班在流動演出中,曾與男班藝人同臺。這就是越劇史上的“男女混演”(在上海、以小白玉梅為代表的女演員,進行過“男女混演”)。通過學習男班藝人的技藝和吸收紹興大班等劇種的長處,第一批女演員在唱腔、表演上都有很大進步。其中以施銀花最為有名,后被稱為越劇“花衫鼻祖”。1929年,在嵊縣黃澤辦起第二副女班錦新舞臺;從1930年起,嵊縣女班如雨后春筍,比較重要的有群英舞臺。1937年抗戰前夕,女班有近二百副。從1933年起,女班開始進入上海,多在茶樓、旅社演出。這時期最有名的女演員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她們是“四工調”時期的代表人物。1936年后,女班終因扮相俊美,曲調流暢,而取代了男班,盛行于浙江和上海。抗日戰爭爆發后,上海淪為“孤島”。從1938年1月底起,女子紹興文戲陸續涌往上海。據1939年9月統計,上海有十三個演女子紹興文戲的劇場。1938年秋,已用“越劇”名稱代替“女子文戲”。1941年初已有三十四個戲班,居上海各劇種首位。抗日戰爭前期,上海成了女子紹興文戲的中心,幾乎所有的著名演員全集中在這里。這時期,女班已完全取代男班。女演員的藝術水平有所提高,涌現出一批有影響的演員,如: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屠杏花、姚水娟、筱丹桂、馬樟花等。常演劇目以才子佳人戲為主,如 《梁山伯與祝英臺》(又名《雙蝴蝶》)、《龍鳳鎖》、《碧玉簪》、《三看御妹》等。 1942年, 袁雪芬在大來劇場首倡改革,聘請呂仲、韓義、鄭傳鑒等為編導;以劇本制代替幕表制;建立導演制度;改革服裝;采用油彩化妝;改進舞臺布景、燈光;充實樂隊,并與琴師合作創造定弦5、2的尺調腔,成為新越劇的聲腔基調。演員在表演上也吸收昆曲和話劇表演藝術之長,使越劇得到豐富和發展。
四、全面藝術改革階段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上海大來劇場倡導越劇改革,打出“新越劇”旗幟。1945年3月,袁雪芬、范瑞娟為首的雪聲劇團正式成立。其他劇團,也相繼進行改革。這些改革活動,促使越劇的風格、演出體制形成,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其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部分新文藝工作者參加了改革活動。從1942年秋袁雪芬倡導改革時起,從事“新越劇”的各劇團建立了劇務部,聘請新文藝工作者擔任編劇、導演、作曲、舞美設計。最早參加革新的一批知識分子從新文學、話劇、電影中吸收營養,為越劇引進了新的藝術觀念和表現手法。在戲劇文學方面,改幕表制為劇本制,上演的都是新編劇目和經改編的傳統劇目。在舞臺藝術上,廢除了說戲制,建立了導演制。表演上吸收了話劇、電影的表現方法,注重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同時又吸收、融合昆劇等劇種的身段。在音樂方面設置作曲職務,第一出戲都根據不同的內容和人物設計、創造唱腔與伴奏。舞臺美術方面,廢除了衣箱制和“守舊”制,根據劇情設計服裝,采用油彩化裝,使用燈光、效果、立體布景。
1946年5月,雪聲劇團在上海演出了根據魯迅名某種《祝福》改編的《祥林嫂》。這是越劇改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越劇在這階段的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果。上海解放后,上海和四明山從事越劇改革的隊伍會合。1950年4月成立了華東越劇實驗劇團,直屬華東文化部領導。1951年3月,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劇團。在此期間,上海的三十幾個、浙江的七十幾個專業越劇團,也先后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改人、改戲、改制的工作。
在40年代,越劇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被公認的藝術流派有六個:袁雪芬的“袁派”,她主要師承王杏花,唱腔純樸委婉,情真意切,表演端莊沉靜,重視體現真情實感,塑造的多為善良、溫淑的女性形象。傅全香的“傅派”,她主要師承施銀花和京劇藝術家程硯秋,唱腔跳躍跌宕,表演活潑多姿,塑造的多是熱情、癡情的女子形象。戚雅仙的“戚派”,從“袁派”演化而來,唱腔迂回沉郁,表演自然大方,塑造的多是悲劇形象。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暢深沉,表演瀟灑儒雅,塑造的多為風流倜儻的書生形象。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質樸醇厚,表演富的生活氣息,擅演耿直戇厚的男子。徐玉蘭的“徐派”,唱腔華麗奔放,表演充滿活力,以塑造深情的書生才子見長。除了這六個公認的流派之外,旦角中的王文娟、呂瑞英、金采鳳、張云霞,小生中的陸錦花、畢春芳,老生中的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都有與眾不同的風格。
50年代,越劇編創的了一批有較高質量的劇目,并通過劇目加工帶動了導演、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的全面提高。在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和《西廂記》獲得獎勵。1955年成立上海越劇院。1956年重新改編、排演了《祥林嫂》,恢復了魯迅原著的精神,1962年此劇再次作了較大加工修改,成為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得比較完美的一出戲。1959年,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紅樓夢》,生動地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的形象。尹桂芳主演的《屈原》、《何文秀》、《盤妻索妻》,徐玉蘭主演的《北地王》、《十一郎》,王文娟主演的《春香傳》、《追魚》,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孔雀東南飛》、《李娃傳》,姚水娟、金采風主演的《碧玉簪》,傅全香、陸錦花主演的《情探》,竺水招主演的《柳毅傳書》,范瑞娟、呂瑞英主演的《打金枝》等,在藝術上都達到了較高水平。50年代初全省文工團整編后,仍十分重視越劇男女合演的試驗,如《羅漢錢》、《志愿軍的未婚妻》、《秦香蓮》等劇目;1957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劇二團,在男女合演方面進行了更全面的探索;尤其是表現現代生活,通過《風雪擺渡》、《搶傘》、《金鷹》、《金沙江畔》、《戰斗的青春》等較有影響的劇目,發展了男調,積累了一套表現手段。上海在50年代初也開始進行男女合演嘗試。 1952年,漸江在十個地區文工團整編的基礎上,集中優秀藝術骨干,成立了漸江越劇一團和二團。1958年以后,上海大批職業越劇團支援全國各地,越劇成為流布于全國的一大劇團,配備了編劇、導演、作曲、舞美人員,實行了導演制;并建立了培養越劇演員的戲曲學校。1978年全省專業越劇團已有五十一個,1982年達到六十七個。1980年舉行了全省青年演員會演,涌現了一批優秀青年演員。1982年舉行全省“小百花”會演,又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越劇青年演員。
藝術特點
音樂唱腔 越劇唱腔屬板腔體。在落地唱書時,曲調節奏單一,具民歌小調性質。吸收湖州三跳曲調而為“呤嗄調”后,演變為“呤嗄北調”和“呤嗄南調”兩種。北調舒緩婉轉,用接腔配合演員出賣;南調粗獷爽朗,采用多人幫腔。當時還從余姚灘簧中吸收了“斷工調”和從杭州一帶民歌中吸收了“錢塘調”以及“十字調”、“哀哀調”(又稱“點紅調”)等。1920年采用板胡正調來伴奏“呤嗄調”,越劇進入了“絲弦正調”時期。
表演藝術 越劇在小歌班初期,表演相當簡單,僅把唱書時音分五色的演唱方式,改為演員分成不同角色扮演,演出時以唱為主,動作不多,還保留著明顯的說唱藝術痕跡。在演出實踐中,表演藝術主要從兩方面豐富:演生活小戲時,多模仿生活動作而略加提煉,如采茶、做針線、扇爐子、煮面條、看花、觀景、喚雞、趕狗;演古裝大戲時,則多搬用其他劇種(主要是紹興大班)的基本程式,如開門、關窗、上樓、撐船、坐轎、騎馬等。這一時期的表演尚未形成嚴格程式。
40年代初,越劇進入大城市后,紹興文戲(包括男班和女班)階段,向京劇和紹劇學習,在表演上走程式化路子。有些戲班還請了京劇武戲演員來教武功。女班興起后,不少科班都是整本文戲學紹劇,武戲折子戲學京劇。藝徒要練毯子功和把子功,學槍背、吊毛、掏翎子、翻跟斗、虎跳和各種高翻、跌撲等技術性較強的程式動作。同時,有些演員已注意到表現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
1942年秋由袁雪芬倡導的越劇改革,對越劇表演藝術進行了重大革新。一方面吸收了話劇、電影的表演方法,真實、細致地刻劃人物性格、心理活動,強調表現人物的真實感情,另一方面,向昆曲、京劇學習優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動作,使外部動作更細致、更具節奏感。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形成了越劇表演藝術獨特的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舞臺風格。
建國后,越劇表演藝術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寫實與寫意、深刻的內心體驗與經過美化的外部動作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在重視舞臺整體性和人物的整體性基礎上,追求表演的逼真性、身段動作的準確性和豐富性,著力刻畫人物的性格,如袁雪芬塑造的崔鶯鶯、祥林嫂,尹桂芳塑造的屈原、梁玉書,范瑞娟塑造的梁山伯、鄭元和,傅全香塑造的敷桂英,徐玉蘭塑造的賈寶玉,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等,都體現了越劇表演藝術上的特點。在演現代人物時,越劇的表演強調生活化和規范化結合,體現不同人物特有的氣質。浙江省越劇界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多套新的程式動作,如持槍、打傘、耍手杖等,通過不同劇目的演出實踐,不斷積累,從而使這些新的表演程式多樣化。
舞臺美術采用帶有中國畫特色的立體布景、五彩燈光、音響和油彩化妝。服裝式樣結合劇情專門設計,色彩、質料柔和淡雅,風格優美抒情、詩情畫意,成為劇種藝術風格的有機組成部分。
角色行當
分為六大類:?
一、小旦
飾青年、少年女性角色。其中又可細分為6種路子及稱謂:
1.悲旦:
專飾命運悲慘的青年、中年婦女角色,類似京劇中的“青衣”,以唱工為主、做工為輔。如《三官堂》中的秦香蓮、《琵琶記》中的趙五娘、《梅花魂》中的陳杏元、《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等。在越劇傳統劇目尤其是40年代的“第二傳統劇目”中,有大量悲劇,對形成悲旦這一行當起了重要作用。
2.花旦:
專飾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少女角色,表演以做工取勝,動作靈巧輕快。如《箍桶記》中的九斤姑娘、《西廂記》中的紅娘、《五連環》中的李翠英、《打金枝》中的公主。
3.閨門旦:
專飾名門閨秀、千金小姐一類角色,表演特點是舉止端莊、文靜大方,唱工和做工兼擅。如《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彩樓記》中的劉月娥、《西園記》中的王王貞等。
4.花衫:
飾演古代青年女子,表演形態介于閨門旦和花旦之間,既有閨門旦的大家亍身份和端莊大方的儀態,又有花旦俏麗、活潑的舉止。如《梁祝》中的祝英臺、《盤夫索夫》中的嚴蘭貞、《情探》中的敫桂英等。
5.正旦:
主要飾演做了母親的中年婦女一類角色,穿著素凈,動作穩重,在戲中一般做配角。如《紅樓夢》中的王夫人和薛姨媽、 《碧玉簪》中的李秀英之母、《二筆放子》中的王桂英、《打金金枝》中的皇后等。
6.武旦:
專飾有武藝的女性角色,表演以武功、武戲見長,如《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 《樊梨花》中的樊梨花和薛金蓮、《楊八姐盜刀》中的楊八姐、《白蛇傳?盜仙草》中的白素貞、《十一郎》中的徐鳳珠等。越劇一向以文戲為主,武戲很少,武亙所演劇目和所學武功,多為從其他劇種吸收。演員中無人專演武旦,有關角色一般由武功基礎較好的其他旦角行當演員兼演。
二、小生
飾青年男性角色。在女子越劇中,由于小生由女演員扮演,故比其他劇種的小生行當更具柔美特色,在劇種中的地位也更重要。其中又可分為4種路子及稱謂:
1. 書生:
又稱儒巾生、風雅小生,頭戴秀才巾、解元巾(統稱方巾),主要飾演儒雅瀟灑、文質彬彬的讀書人,表演特點是灑脫莊重、溫文爾雅,富有書卷氣。如《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梁山伯、《盤妻索妻》中的梁玉書、《西廂記》中的張君瑞、《何文秀》中的何文秀、《西園記》中的張繼華、《梅花魂》中的梅良玉、《碧玉簪》中的王玉林、《沉香扇》中的徐文秀、《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等。
2. 窮生:
又稱鞋皮生或破巾生,因腳拖鞋皮、頭戴破巾、身穿百衲衣而得名,主要飾演窮愁潦倒的落難公子和寒家子弟一類角色,表演特點是帶有寒酸相和迂腐氣。如《情探》中的前期王魁、《珍珠塔?前見姑》中的方卿、《杜十娘》中的李甲、《李娃傳》中落魄時的鄭元和、《彩樓記》中的呂蒙正等。
3. 官生:
主要飾演占代官員、顯貴一類角色,頭戴烏紗,身著官袍,表演帶有一定的工架和氣度。如《打金枝》中的郭曖、《販馬記》中的趙寵、《胭脂》中的吳南岱等。
4. 武生:
主要飾演有武藝的中青年男性角色,表演特點是英武挺拔,文武兼長,能參加武打場面。如《雙槍陸文龍》中的陸文龍、《貂蟬》中的呂布、《樊梨花》中的薛丁山、《轅門責夫》中的楊宗保等。越劇中武戲不多,無人專工此行當,一般根據劇情需要,由武功較好的小生演員兼演。
三、老生
飾老年男性角色。演出掛髯口,分黑髯、花髯、白髯三類。按表演特點,可分為2種路子及稱謂:
1.正生:
戴黑髯,唱、做并重。如《打金枝》中的唐皇、《二堂放子》中的劉彥昌《凄涼遼宮月》中的道宗、《紅樓夢》中的賈政、《李娃傳》中的鄭北海等。
2.老外:
戴白髯和花髯,過去戲文中稱“末”,以做工為主,表演動作性強,如《珍珠塔》中的方本、《情探》中的王忠、《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祝公遠、 《李娃傳》中的宗祿等。
老外常兼文武老生,主要飾演有武藝的將帥一類角色,表演講究工架,氣度不凡,如《打金吱》中的郭子儀、《金山戰鼓》中的韓世忠、《轅門責夫》中的楊六郎等。
越劇中以老生為主要角色的劇目不多,以上3種老生在演員中沒有嚴格分工。
四、小丑
又稱小花臉,因過去化裝時鼻梁上常畫一白方塊而得名。表演特點是幽默、機智或狡猾、陰險,動作靈活、夸張,表情豐富。其中可分為4種路子及稱謂:
1.長衫丑:
又稱文丑,多飾演花花公子、品行不端的讀書人,或其他有喜劇色彩的正面角色。如《碧玉簪》中的顧文友、 《王老虎搶親》中的王天豹和《仁義緣》中的周惠吉、《雙獅寶圖》中的張友義等。
2.官丑:飾演反派的或可笑的官吏。如《春草闖堂》中的胡涂知縣、《盤夫索夫》中的趙文華等。
3.短衫丑,通常飾演茶博士、店主或店小二、傭人、衙役或公差等角色。如《王堂吞?蘇三起解》中的崇公道、《箍桶記》中的張箍桶、《落帽風》中的范仲華等。
4.女丑,又稱彩旦,通常飾演媒婆、巫婆、老鴇和風趣的中、老年婦女等角色。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碧玉簪》中的陸氏、《何文秀》中的楊媽媽、《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杜十娘》手口《李娃傳》等戲中的妓院鴇兒等。
五、老旦
飾老年女性角色。表演特點是沉穩老練,唱做并重。如《紅樓夢》中的賈母、《珍珠塔》中的方楊氏、《血手印》中的林母、《西廂記》中的崔夫人等。
六、大面
亦稱大花臉,多飾演奸臣和奸邪的員外、惡霸,多施白臉。如《仁義緣》中的趙德貴,《賣花三娘》中的曹超豹、《紅鬃烈馬》中的魏虎等;也有扮演耿直忠勇或性格粗獷的角色,如《秦香蓮》和《追魚》中的包公,《三看御妹》中的劉天化等,除包公勾臉外,其他角色一般不勾臉。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京劇知識:京劇四大名旦中國戲曲2008-03-18
京劇知識:京劇的丑行有哪中國戲曲2008-03-18
京劇知識:京劇的花臉有哪中國戲曲2008-03-18
京劇知識:京劇旦行有哪些中國戲曲200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