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 瓊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6-11-24



    流行于海南省、廣東雷州、高州和廣西合浦一帶的地方劇種,用海南方言(俗稱海南話.屬閩南語系)演唱.清代俗稱“土戲”。瓊山、海口一帶俗稱為 “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戲”;因其形成于古稱瓊州所在地瓊山,因此國外瓊籍華僑謂之“瓊州戲”、“瓊音”。“瓊劇”之稱。始于民國二十一年 (1932)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才普遍使用“瓊劇”稱謂。隨著大量瓊劇藝人出洋,瓊劇也隨之流傳到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文萊等地。至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地仍有瓊劇社團活動。海南省專業、業余瓊劇團數以百計,演出頻繁。

歷史沿革

    海南島在明正德年間(1506一l521)已有戲居劇活動,而在清中葉出現了當地的“土戲”。一般認為,海南島的雜劇源出弋陽腔。也有人據《海南島志》的記載,認為瓊劇來源于潮州,是仿傀儡戲產生的,但是,還沒有確鑿的佐證。據瓊山和海口兩地老人及瓊劇藝人相傳,明清時,福建正字戲和白字戲(潮劇) 都曾在海南島演出。《海口輿地志》和《海口福建會館碑志》均有“閩廣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廣劇演唱”的記載。所謂“潮廣劇”,即正字戲和潮劇。今瓊劇有些曲調與潮劇相同或相似。據此,土戲是在正字戲、潮劇曲調的基礎上,改用土音演唱,其間又吸收當地民歌及歌舞八音樂曲,于清中葉以前發展形成。

    清乾隆五年(174O)至五十八年(1793),海口先后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門、新會)會館,這些會館門前建有固定石戲臺,且年年集資聘請家鄉戲班來海口演出。有些戲班還設科班教授門徒,有些藝人則在海南島落戶。如光緒年間(1875-1908)瓊劇名凈黃匡生的先祖,就是乾隆時跟班會至海南落戶的。這些外來的戲班,對土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使它的成為表演藝術漸趨成熟。咸豐年間(185l-1861)至光緒年間是瓊劇較繁盛和變化較大時期。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后,粵劇藝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島,與瓊劇藝人互相拜師結親,有的開設科班教戲,有的插班演戲,對瓊劇的興盛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時,粵劇的二黃、梆子等聲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為瓊劇吸收,又在這些聲腔的基礎上創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瓊劇從曲牌體逐步蛻變為板腔體,原有的鑼鼓譜、小曲、幫腔等也被摒棄。

    “五四”運動以后,在文明戲的影響下,瓊劇作家吳發鳳、名旦張祿金等,組織了瓊崖土戲改良社,編演了《救國運動》《新的婚姻》、《省港大罷工》等內容進步、形式新穎的劇目,其他十余班社也編演了一批具有愛國思想的劇目,如《正氣歌》、《桃花扇》、《木蘭從軍》等。這一時期,在音樂和舞臺美術方面,均有所改革。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瓊崖土戲改良社解散,瓊劇受資本主義商業化的影響,有些班社競相以荒誕內容的劇目和低級越味的表演迎合低級趣味,致使它逐漸失去原有特色。抗日戰爭爆發后,不少班社流亡海外,島內只存一個文武大班和幾個中小(專演文戲)班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政策指導下,瓊劇獲得新生,有很大的發展。1950年初,島內只有七個戲班活動。至 1952年,離散的藝人重新歸隊。重返舞臺,各縣市陸續成立二十余個民營劇團,并開展正常的演出活動。l953年,開展改戲、改人、改制運動,廢除班主制,藝人當家作主,其社會地位得到了重視與提高。同時,在革除上演“通宵戲”和“提綱戲”的陋習后,一方面,積極排演中央和省推薦的優秀劇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優秀傳統劇目及創作改編優秀的歷史劇和現代戲,瓊劇舞臺面目一新。l955年,進行職業劇團登記,經改革整頓,劇團撥歸各縣市人民政府領導與管理。l956年,廣東瓊劇團在廣州宣布成立,1959年改組擴建成立廣東瓊劇院,同時,進行全區劇團整編,成立各市縣瓊劇團。l960年初,創辦海南藝術學校(后改名海南瓊劇學校)。此外,還舉辦各種規模的培訓班,培養瓊劇新人才,新一代瓊劇藝術工作者和老一輩藝術家攜手合作。經過一系列組織建設、健全機構工作和經營管理的改善,瓊劇藝術更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段時期,先后整理出《紅葉題詩》、《紅色娘子軍》、《秦香蓮》等優秀歷史劇和現代化戲,在舞中藝術方面,建立編導制和以劇本為依據的排演制度。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瓊劇遭受潔劫,大多數瓊劇團被遣散;瓊劇學校停辦,戲曲機構陷入癱瘓,藝人或被下放勞動、或被迫轉行、或被遣散回農村。建國后十多年來收集的各種珍貴藝術資料均被毀滅殆盡。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經過撥亂反正,瓊劇步入正軌。劇院和各市縣劇團逐漸恢復建制,優秀的傳統劇目重新上演,戲曲機構也先后恢復。瓊劇學校培養的青年演員也逐漸成為瓊劇新一代的藝術骨干。劇目創作和研究工作得以正常進行。獲得新豐收。1982年,中國廣東瓊劇團赴新加坡、泰國訪問演出.獲得好評。此后,廣東瓊劇院、海口市瓊劇團、海南青年瓊劇團、海南省瓊劇院多次出訪新加坡、泰國、馬亞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新加坡新興港、瓊聯聲劇社也先后來瓊訪問演出,瓊劇與新、馬、泰、港各地瓊劇班社的藝術交流日益頻繁。至今。全省有專業瓊劇團(院)十七個。各縣、鎮、鄉村的業余劇團近百個。

藝術特點

    瓊劇的音樂唱腔可分為兩大類:前期為“曲牌體”,并有幫唱。如《琵琶記》、《槐蔭記》、《蟠桃宴》、《八仙賀壽》等一些劇目,唱詞均有牌子,有的還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則演化為“板腔體”。原有的曲牌體和幫腔逐漸淘汰,現在只在某些戲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夠找到痕跡。板腔體分中板、程途、苦嘆板、腔類、專腔專用類五種板式。還有一種專門操臺(即鬧臺)的鑼鼓譜。此外,還吸收海南道壇樂曲如〔芙蓉〕、〔志高〕、〔金線〕、〔金字科〕、〔靈寶科〕等曲調以及其他民間音樂、歌舞音樂。唱腔以中板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這種唱腔系由幫腔的七字板(又叫“七平板”)演變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線、反線、外線、內線等不同板式。有較大的適應性。不論生、末、凈、丑、雜各行當,在表演喜怒哀樂的不同感情變化時都可以使用,是瓊劇較為古老的唱腔。

    瓊劇武功屬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槍,也有雜技表演。清未有不少名武師,能使用十幾件武器,并有飛劍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國后,兼學北派武打。布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臺中掛一白布,畫樂工圖案(鑼、鼓、嗩吶三樂師和樂器)。文、武場樂工分置于左右側。清末改為黑色或花布幕,兩側掛觀眾贈送的彩幅。“五四”運動后,開始用彩色和繡絨幕布,進而用各種繪畫布景(如廳坐、宮庭、樓閣、山水等),并按劇本場序起落。服裝原來只用漢、明兩朝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絨繡,書生、村姑、強盜只用白、黑、藍、紅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強盜穿草履。建國前后始作改革,按劇本需要設計冠服。

    伴奏樂器原來只有鑼、鼓、笛(即嗩吶),稱“鑼鼓吹打”。現在有竹胡(高調弦)、二弦、二胡、椰胡、提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揚琴、大嗩吶、小嗩吶、橫蕭、洞簫、大喉管、長管、短管、花鼓、戰鼓、群子鼓、子鼓、雙面子鼓、梆板、高邊鑼、文鑼、蘇鑼、乒乓鑼、小圈鑼、京鑼、鐘、鐃鈸、京鈸等三十多種。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嗩吶、小嗩吶、大喉管、短管為主奏樂器。

    瓊劇角色行當的現行體制.分為五大行。即生、旦、凈、末、丑。生行包括正生、貼生、武生、小孩生。正生:文戲佬倌,又名文雅小生。以唱、做功為重,扮相英俊.喜手持白紙小扇,舉止動作溫文文雅。瀟灑大方。主要步法為方步。多扮演貧苦士子或富戶之子。表演要求儒雅秀逸、舒展斯文、風流倜儻。如《琵琶記》中的蔡伯喈,《彩婁記》中的呂蒙正,《張文秀》中的張文秀,《秦香蓮》中的陳世美等。清末民初起,正生亦扮演有武打的文戲,稱文武小生,如《王注斷臂》中的王位,《苦風鶯憐》中的馬元卿。《游龜山》中的田玉川等。小生歷代出過不少名家,如清代的金公仔、汪桂生、黃銀彩、陳俊彩、郭慶生。民國時期的田巨昌、雪梨生、鄭長和、李積錦等。貼生:文戲佬倌。可分為二貼、三貼。為正生因故不能演出之替代角色,唱做功與正生同,常有由貼生晉升正生之的。戲中有較年少的書生、公子、官宦等重要副角,多由貼生扮演,如《十八臺大轎》中的劉進士,《苦鳳鶯憐》中的知縣李世勛,《孟麗君》中的皇甫少華等。武生:武戲佬倌。武生演員多跟武科師傅習練武術,武功宗“少林”功夫。身手敏捷,拳角功夫、棍棒功夫須過硬.舞臺表演使用兵器均為真具。武生分正小武、貼小武、大武。小孩生:文戲佬倌。也叫娃娃生。一般由年輕的學徒擔任。表演上要求活潑好動,天真頑皮,并可隨意發揮,如《秦香蓮》中的春哥,《乞丐捐道》中的梅奴和《乾隆皇游江南》中的緒兒等角色,均為小孩生應工。

    旦行有正旦、貼旦、花旦、老旦(婆角)、彩旦、梅香旦、武旦。正旦:文戲佬倌。多扮演嫻淑含蓄,儀表莊端的女性角色,不論男旦、女旦,均用“子喉” (假嗓)唱戲。二十年代始,有些伶工改用“子母喉”(真假嗓),個別藝人則用“真嗓”。重于唱、做功,講求唱腔亮麗、清脆、嬌嫩,身段優美,步法輕盈。步行時,多用后角尖頂前角跟,且有碎步、蝶步等多種步法。劇中的已婚年輕婦女,大戶閨門,小家碧玉等角色,多由正旦扮演。表演時,常手執小扇或手帕。動作靈巧而不失持重,嬌健而不失娟秀,神態溫柔而略含羞澀。如《游春》中的楊貴妃,《浣紗記》中的西施,《鍘美案》中的秦香蓮,《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等。正旦也可細分為閨門旦和苦旦(青衣)。如《紅葉題詩》中的姜玉蕊、《張文秀》中的王三姐為閨門旦,《孟姜女》中的孟姜女,《秦香蓮》中的秦香蓮,《苦風鶯憐》中的馮彩鳳等為苦旦。清末民初的男旦張祿金、姚賽蛟、陳成桂,女旦龍波、陳安香、瓊麗卿等,均為著名正旦。此外,還有貼旦、花旦、彩旦、梅香旦、武旦等。凈行有大花臉、二、三花臉,未行(雜仔)有黑須未,白須未;丑行有雜角、花生。另外,瓊劇角色行當中尚有今已消失的雜經頭和四大金剛。旦凈唱假嗓,其余行當唱真嗓。文戲重唱不重做,許多藝人都以唱聞名。

文獻介紹

1. 瓊劇文化論/趙康太著.--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358頁

2. 傳統瓊劇劇目精選/陳光洲,戴美杰主編.--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242頁

3. 瓊劇?曲藝選/趙經進等著;海口市群眾藝術館編.--海口:南海出版社,1994.--231頁

4. 喜事成雙/溫福華等著;海口市戲劇家協會選編.--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3.6.--147頁.--(瓊劇叢書)

5. 中國戲曲志.海南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海南卷》編輯委員會[編].--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14,808頁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