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 陜西秦腔

作者:未知 來源:arthtml 時間:2006-11-24

  陜西省地方戲劇種。因陜西簡稱為秦而得名。又名“秦聲”、“亂彈”、“梆子腔”。民間俗稱“大戲”,清代中葉以后,北京等地亦稱“西秦腔”、“山陜梆子”。秦腔在陜西境內,因各地方言、語音的不同而演變形成了四路:流行于關中東府同州(今大荔)地區的,稱“同州梆子”(即東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區的,稱“西安亂彈”(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鳳翔地區的,稱“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漢中地區的,稱“漢調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流傳十分廣泛,盛行于陜西的關中、商洛、漢中等地。流行區域西抵隴州,東至潼關,北達榆林,南不過寧強。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魯、豫、皖、浙、贛、湘、鄂、粵、桂、川、滇、青、寧、新、藏等省區。l949年后還傳至臺灣。域外遠達吉爾吉斯共和國。

歷史沿革

  秦腔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劇種之一。它的起源,眾說不一,大體有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三種說法。明萬歷年間(1573-1620)抄本《缽中蓮》傳奇第十四出留用“西秦腔二犯”唱調,是關于案腔聲腔的最早記載。該劇是江南無名氏之作,證明已傳播到江南。江南遠離陜西,傳播需要時間,據此.秦腔在明中葉當已形成。另據調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創辦的華慶班,曾馳名甘陜一帶。后來,秦腔在陜西省內又發展成東、西、中、南四路。東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衍變為漢調桄桄,中路為西安亂彈,即今通常所稱的秦腔。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時期。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后出現的張鼎望《秦腔論》,乾隆年間(1736一1795)嚴長明《秦云擷英小譜》、吳長元《燕蘭小譜》、周元鼎《影戲論》,都是較有影響的論述秦腔著作。《秦云擷英小譜》載:“西安樂部著名者凡三十六。”這些班社均為秦腔班社,每個班社均擁有一批有影響的藝人。乾隆、嘉慶(1736-1820)年間:秦腔演員魏長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幾無人過問,不少昆曲、京腔藝人改習秦腔。此后半個多世紀,秦腔幾乎一直是北京舞臺上的一個重要戲曲劇種,同時也是流行全國許多地區的劇種。就清代有關史料統計:當時除山海關以外的東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跡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過程中,與其他戲曲形式和民間藝術結合,逐漸遞變形成各地多種多樣的梆子聲腔劇種,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浙趨縮小。至清末,又變成流行于西北一帶的地方劇種。
  1912年,在西安成立了以移風易俗為宗旨的陜西易俗社,對泰腔劇目、音樂唱腔、表演藝術、導演、舞臺設計等方面進行了一些革新,并大量編演反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新劇目。在此影響下,山東、河北、天津、甘肅、寧夏、陜西等地,都相繼成立了仿陜西易俗社建制的戲曲團體。如山東、河北、天津的易俗社,甘肅的化俗學社、平樂學社,寧夏的覺民學社等。1924年魯迅在西安曾五次觀看易俗社的演出,給予好評,并親筆題贈“古調獨彈”的匾額,又以講課酬金捐贈,支持易俗社的秦腔改革。易俗社曾先后兩次赴北平、武漢和甘肅等地演出。西安先后成立的還有三意學社等秦腔班社。
  抗日戰爭期間,陜甘寧邊區秦腔藝術工作者,為戲曲表現革命的現實生活,塑造工農兵英雄形象,進行了大膽的探索。1938年7月成立的陜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緊密配合革命斗爭,創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劇目如《血淚仇》等,彭德懷在給《血淚仇》作者馬健翎的信中說:“為廣大貧苦勞動人民、革命戰士熱烈歡迎,為發動群眾組織起來有力的武器。”1944年陜甘寧邊區文教大會還特此授予馬健翎“人民藝術家”稱號,民眾劇團獲得了“特等模范”的獎旗。
  建國后,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區陸續在縣級以上建立了專業秦腔劇團,至80年代初,共達三百多個,其省屬劇團有陜西戲曲研究院秦腔劇團、甘肅省秦腔團、寧夏回族自治區秦劇團、青海省秦劇團(后改為西寧市索腔劇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猛進劇團。此外,各地還建立戲曲學校;培養了一批演員。

藝術特點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越,適合表現悲憤、懷念、凄哀的感情;歡音腔歡樂、明快、剛健、有力,擅長表現喜悅、歡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彩腔,俗稱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蕩、劇情發展起伏跌宕之處。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墊板腔等四類。凡屬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屬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須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臉均重唱,名曰唱亂彈。民間有“東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亂彈”之說。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亂彈,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亂彈,長達數十句之多,如《白逼宮》中漢獻帝的哭音亂彈,要唱五十多句,講究唱得瀟灑自然,優美動聽,民間稱做“酥板亂彈”。《下河東》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斬李廣》的七十二個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臉唱腔講究“將音”和“嗷音”,調高難唱,能者則成名家。秦腔曲牌分弦樂、嗩吶、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類,主要為弦樂和嗩吶曲牌。秦腔的音樂伴奏,向稱四大件,以二弦為主奏,人稱秦腔之“膽”。琴師在秦腔戲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臺前場后部正中。伴奏音樂擅奏老調,音高為“三眼調”。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調(即下把拉法)。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體制有生、旦、凈、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種,統稱為“十三頭網子”。一般戲班,都要按行當建置以“四梁四柱”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頭路角色包括頭道須生、正旦、花臉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須生、二花臉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掛頭牌演出,其他即為配角。條件優越的戲班,常不惜重金邀請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亂不擋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稱“戲包袱”,或叫“飽肚子”。秦腔表演技藝十分豐富,身段和特技應有盡有,常用的有趟馬、拉架子、吐火、撲跌、掃燈花、耍火棍、槍背、頂燈、咬牙、轉椅等。神話戲的表演技藝,更為奇特而多姿。如演《黃河陣》,要用五種法寶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長串焰火,金交剪能飛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臉講究架子功,以顯威武豪邁的氣概,群眾稱其為“架架兒”。

行當流派

  秦腔角色行當有十三門二十八類。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須生分王帽須生、靠把須生、紗帽須生、道袍須生和紅生,小生分雉尾生、紗帽生、窮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帶青衣,小旦分閨門且、刀馬旦,花旦分玩笑旦、潑辣旦、武旦,媒旦,大凈,毛凈,丑分大丑、小丑、武丑。各門角色都有獨特風格和拿手戲。臉譜講究莊重、大方、干凈、生動和美觀。顏色以三原色為主,間色為副;平涂為主,烘托為副。所以極少用過渡色。在顯示人物性格上,表現出紅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點。格調主要表觀為線條粗獷、筆調豪放,著色鮮明,對比強烈;濃眉大眼。圖案壯麗,寓意明確,性格突出。格調“火爆”,和音樂、表演的風格一致。除凈角外,有個別生角也開臉譜。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