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紹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1-27

 


 

    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稱“紹興亂彈”、 “紹興大班”。興起于浙江紹興一帶,流行于紹興、寧波、杭州、嘉興、湖州和上海等地。是以唱亂彈腔為主的多聲腔劇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亦曾一度稱為“越劇”,1950年定名為紹劇。

歷史沿革

    紹興是文化古城,戲曲活動頻繁。明代“四大聲腔”之一的余姚腔,即源出紹興府所屬的余姚、上虞一帶。明嘉靖年間,秦腔自北方流傳到浙江紹興,與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種激越昂揚的新腔,稱為“調腔”。最鮮明的是“二凡”,腔調和秦腔最近。調腔在劇目和音樂等方面對紹劇的影響較大。

    明代萬歷年間,調腔在紹興一帶流傳并逐漸盛行。演出班社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民間的坐唱班,稱為“堂茗”;一種是道士清唱班。到了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稱為亂彈的梆子腔傳人,與昆曲、調腔同時流行。當時的班社往往是三戲皆通,兼唱“高、昆、亂”等聲腔。清代乾隆年間,這種三合班盛極一時,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清代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昆腔都衰落了,而在農村,亂彈備受歡迎,于是藝人就以唱亂彈為主,班社稱為紹興亂彈班。

    紹劇與徽戲的關系亦較密切。在紹劇傳統劇目中運用甚多的另一基本唱腔“三五七”,其旋律與徽戲中的吹腔相近。“三五七”屬于南曲體系,所以其音樂風格也帶有南曲特點,比較委婉綿長,長于抒情。紹劇的劇目,與徽戲相同者也占一定數量。

    早期紹劇,主要流動演出于水鄉農村,多為“社戲”性質。農歷正月演“燈頭戲”、二月演“酬神戲”、三月演“青苗戲”,四月開始農村廟會不斷,迎神賽會,經常演戲。至七月中元節,到處盛演“祭鬼戲”(在整本戲中插入目連戲折子,叫做“平安大戲”)。之后,主要演出“祠堂戲”:有調解兩村相爭的“和事戲”,對盜伐山林者而設的“罰款戲”,商賈在外埠發跡的“還愿戲”,富戶豪門添丁、做壽的“慶賀戲”,以及村鎮間輪流值年的“年規戲”等。這一時期,在紹興毗鄰地區也出現紹劇班社。嵊縣有以唱亂彈為主,兼唱調腔的班社。

    文武分班,相傳起自清乾隆末年。之后,曾出現過相當興盛的景象,班社多至四十余副,多數是職業班社,也有些時散時合的半職業班社。

    1840年鴉片戰爭后,紹劇活動地區不斷縮小,趨向衰落,尤以武班為甚。至1920年左右,一般演員均習文棄武,文班則增設武戲,文武班合流。此后,班社仿效京、滬等大城市,有以舞臺為班名的。如泉源第一舞臺、越舞臺、天榮舞臺、同春舞臺等。二十年代以后,在紹興本地城鄉,紹劇頗為興旺。抗戰期間,在上海的紹劇戲班不多,至1945年只有同春班一個,但陣容較強,名家輩出。除吳昌順等之外,又涌現了老生七齡童、十三齡童,武生六齡童,旦腳筱玲瓏、章艷秋等。抗戰之前,有越中第一舞臺、文明舞臺、林貴舞后、新大世界、新大鴻福等二十余班。抗戰以后,紹興民眾教育館搞舊劇改革,進行登記,先后入冊者有近五十個班,其中絕大多數是亂彈班。

    建國初期,有同春、同興、新民等九個民間職業劇團。后經登記、合并,數量雖稍有減少,但由于招收新學員辦了數期培訓班,培養了接班人,使紹劇得到較大的發展。1956年改同春紹劇團為浙江紹劇團。1965年有專業紹劇團六個。“文化大革命”中紹劇受到摧殘,粉碎“四人幫”后得到復蘇。到1982年,有浙江省紹劇團和紹興縣、蕭山縣等三個專業紹劇團、一個紹劇訓練班。

    建國后,整理改編了不少傳統劇目,編創了一批現代戲、歷史劇。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龍虎斗》、《后仇砂》、《火焰山》、《蘆花記》、《香羅帶》、《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編創的現代戲有《血淚蕩》和《阿Q正傳》,歷史劇有《于謙》等。其中《蘆花記》曾在1954年華東區戲曲會演上獲獎;《于謙》在1979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演出一等獎,劇本二等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960年由天馬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

藝術特點

    紹劇的主要唱腔為“二凡”和“三五七”,另有陽路、調腔以及一些小調,以“二凡”為主。

    “二凡”與西秦腔有明顯的淵源關系,唱腔高亢激越,曲調具有板式變化。板式有慢板、中板、快板、倒板、浪班五種。后兩種是散唱散伴形式。慢板(慢二凡)徐緩舒展,多為抒情長腔;中板(流水二凡)明快流暢,多用于敘事;快板(快二凡、快流水)急促有力,多用于戲劇沖突激烈場面。這三種板式均為散唱整伴形式。在旋律進行中,伴奏比唱腔快一倍,并以此區分慢、中、快的板式。二凡基本用弦樂作為伴奏樂器,主奏樂器為板胡,發音嘹亮清脆。另有彈撥樂器斗子及碗胡、高胡、二胡、三弦等。

    “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組成而得名,具有板式變化的特點。唱腔清越流暢,高亢嘹亮,富有水鄉特色。“三五七”以管弦樂器混合伴奏,主奏樂器是笛,稱“亂彈笛”。其唱腔與伴奏有民間對比性復調因素,極有特色。梅花二凡和梅花三五七也可單獨用嗩吶伴奏,且在演唱時常可互相轉換。

    “陽路”即吹腔,有“高陽”、“平陽”之分。

    紹劇生行過去多用真嗓(又稱“堂喉”),講究嗓音渾厚明亮,吐字清楚,噴口有力。進入上海后,在京劇、梆子等影響下,定調提高,老生中出現“小堂喉”(高音區運用假嗓),聽來飄逸洪亮,別具一格。老外均用堂喉,講究嗓音蒼勁渾厚,以聲如洪鐘者為佳。副末亦同。小生原用“雌雄喉”(真假嗓并用,轉折明顯),演唱中能結合和諧者甚少,自有女小生后,真假嗓運用始自然優美。

    紹劇伴奏樂器以板胡為主,“斗子”為輔。紹劇的板胡亦稱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為高亢,“斗子”亦稱“金剛腿”、“牛腿琴”。此外,還有嗩吶、梆笛、笙、管等。

    紹劇的打擊樂有文、武場之分。文場以小鑼、小鈸為一組;武場以大鑼、大鈸、大堂鼓為一組。大鑼亦稱“紹鑼”,大而無臍,音低而寬,是鑼鼓中的骨架。大鈸聲音響亮扎實,演奏時與大鑼同擊。大堂鼓聲如沉雷、雄渾厚實。加之以號筒等,制造出的舞臺氣氛頗有特色。紹劇的鑼鼓強烈而不震耳,氣勢雄壯,節奏明快,變化很多,自成一格,具有浙東地方的風格特點,稱為“紹班鑼鼓”。

    紹劇的表演藝術以強烈粗獷見長,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在身段動作上講究裝飾趣味,刻畫的人物性格情趣盎然。如“三出場”,是大將或探子出場的一種程式動作,略似京劇的“起霸”,但較明快、緊湊,表現出武將整裝待發,氣宇軒昂的氣慨。另外,各行當還有其不同的表演姿勢,老生“穩如勁松”,大面“五爪金龍”,花旦“緊裹臀部”,小丑“鵝形鴨步”等。

    紹劇的武功頗有特色,有的來自目連戲,有的吸收民間武術加以美化。有 “打短手”、“九竄灘”、“手頂”、“竄刀”、“甩桌”、 “七十二吊”、“疊羅漢”、“推車筋頭”等多種絕技。

角色行當

    紹劇角色行當分為三檔(藝人習稱“三堂”):白臉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稱副老生);花臉堂,包括大花臉(也稱凈、大面)、二花臉(也稱副凈或二面)、小花臉(小丑)、四花臉;旦堂,包括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具武旦性質)、五旦(宮女旦兼男角)。此十三行也稱“十三先生”,分工細致,職責明確。至民國初年,白臉堂增加了幫小生、外末、六白臉;花臉堂增加了副大面、五花臉,合稱“十八子弟”。各行腳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丑戲《游園吊打》、《磨房串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

    生行:稱為正生,扮演中、青年男子。外(老外),系“生外之生”,專扮演老年男子;末為“生之末”,扮演中、老年男子中的配角;小生原只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生行一般俊扮不涂花臉,故又稱“白面堂”,但也有少數開花臉的戲。生行早期尚有小外、小末等腳色,亦即后期紹劇中的“六白臉”。清中葉以后,亂彈、皮簧勃興,描寫男女愛情婚姻的戲增多,小生由次要變為主要,正生成為老生的專稱。自此,生行基本上形成小生、老生、老外、副末四行當的格局。但仍無文武之分,要求演員文武不擋,做打皆精。清末葉以后,紹劇這一古老劇種為求得生存和發展,多演武戲,因而出現了“武生”一角,并雇用了一批翻筋斗配打的腳色,稱為“武手下”或“武行”。

    花臉行:很早就形成大花臉(凈)、二花臉(副)、三花臉(即小花臉,丑)、四花臉等四色花臉的格局。后期由于角色增多,增添 “五花臉”。大花臉所扮演的角色較多,有忠有奸,有正有反,上至帝王權貴,下至乞兒龜奴,幾乎無其不有。若以其所抹花臉分之,計有紅、黑、白、花四類:紅臉多為英勇忠義之士,黑臉多為憨直剛毅之人,白臉多為奸刁卑俗之徒,花臉(雜色臉)多為兇殘邪惡之輩,二花臉介于凈、丑之間,亦凈亦丑,亦文亦武,二花臉(副)擅飾憨厚蠢笨的角色,小花臉(丑),舊俗在戲班中地位最高,能代表老郎(戲神)在班中執法,待客、議事,乃至引路、開飯揭鍋蓋,均須小花臉領頭。其扮演的角色,忠奸善惡,男女老少,幾乎無所不包,且文武不擋。小花臉亦兼演彩旦,如《碧桃花》中的牢婆,《牡丹記》中的皮氏等。四花臉,為花臉行的次要腳色,如《水擒龐德》中,大花臉飾關羽,二花臉飾周倉,四花臉則飾龐德;《碧桃花》中小花臉飾牢婆,四花臉則飾配角牢頭。四花臉在較多戲中則扮演奴仆、家將、皂吏、報子之類。大花臉唱念均用大嗓,不僅要求洪亮,且應有翻滾之聲,因聲如滾雷隆隆和巨浪翻騰,稱為“滾喉”,亦稱“水底翻”。小花臉用“堂喉”(真嗓),但說白常用“子喉”(假嗓)與“堂喉”結合,有時突然翻高八度,以增強風趣詼諧的效果。二花臉用嗓近于大花臉,四花臉則與小花臉接近。

    旦行:早時只有旦(正旦)、貼(亦稱作旦)、夫(老旦)和小旦四色,正旦與正生相配為男女主角;清中葉后,正旦的地位為花旦所代替,與小生相配,成為男女主角,正旦則成為專飾中年婦女的配角;后因武戲增多,又添“武小旦”一色。清末以后,旦戲增加,各劇種又都增添了“三手旦”(或稱“三梁旦”)一色;使旦行多至七個腳色。花旦專演年青女子,唱做俱重,文武兼能。因其在許多戲中挑大梁;故亦稱之為“大梁旦”、“當家旦”。貼旦亦稱作旦,亦扮演年輕女子,常為花旦之配角,故有人稱之為“二梁旦”。但貼旦專工唱,花旦更重做,故貼旦仍有其所長和特色。如《西廂記》中花旦飾紅娘,貼旦則飾崔鶯鶯;正旦主要演中年婦女,還常兼演次要小生;武小旦專演旦腳武打戲,如《打店》中的孫二娘,《白蛇傳》中的小青等。老旦專演老年婦人,由于演武戲時,老旦戲少,故老旦常兼其他次要角色,且與雜腳同為龍套的頭和尾。三梁旦(三手旦)為旦腳中次而又次者,常演一些丫鬟、宮女等角色。小旦因每戲結尾大團圓時,常頭披紅巾充新娘拜堂,故又稱“拜堂旦”,多由學徒擔任。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