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晉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2-28

山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因興起于晉中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一帶,所以又稱為“中路梆子”或“中路戲”。它和蒲州梆子、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流傳外地后,被稱為“山西梆子”,建國后改今稱。晉劇在形成初期,僅流行于晉中盆地十縣和西部八縣以及東四處(平定、昔陽、孟縣、壽陽),主要觀眾是農民。后以太原為中心,逐步擴大到晉北、晉南與晉東南個別縣份。隨著晉中商人赴外經商,晉劇的活動范圍又逐步擴大到張家口、北京、天津以及陜北、甘肅的部分地區。清末民初,中路梆子的班社還曾到上海演出。在張家口和冀西井陘一帶,它己成為當地主要劇種,設有許多職業劇團,一些晉劇著名藝人在那里安家落戶,為當地培養出許多演員。

歷史沿革

關于晉劇的淵源,老藝人中傳說不一。一說是蒲州梆子向北發展,為了適應晉中地區觀眾的欣賞要求,逐漸形成中路梆子。一說晉劇與北路梆于原是同一個劇種,后在晉中地區逐漸地方化,才從北路梆子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劇種。還有一說認為它是在晉中祁太秧歌等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吸收蒲劇、北路梆子等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上諸說,都有一定道理,但從晉中地區早期組班要約蒲州藝人,設科班教戲要請蒲州藝人當教師,以及學戲語音要以“蒲白”(晉南地方官話)為準等事實來看,一般認為中路梆子是由蒲州梆子演變而來。在演變過程中,藝人們吸收、融化了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的腔調和打擊樂器等,在語音、唱腔、表演上均發生了變化,形成了自己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委婉的風格。

早在晉劇形成之前,晉中一帶,就有關于“并州腔”、“三例腔”的記載。到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中路梆子已非常盛行。清咸豐、同治(1851-1874)以后,晉中票號興旺,商業發達,中路梆子的發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先后出現了許多著名班社和演員。不少愛好戲曲的豪商巨賈,出資邀請著名藝人組成實力雄厚的“字號班”。一些文人也參加了戲曲活動,如太原北后街“字號班”。一個研究晉劇的藝術團體。民間“鬧票”、“打座場”等演唱活動更為頻繁。晉中平原及東西山,民間迎神賽會很多,如三月二十八日東岳大帝廟會、四月初八奶奶廟會、五月十三日關帝廟會等。這些廟會正日都要唱戲敬神。此外,正月天地會要唱“人口戲”,糧行要唱“添倉戲”;四月和七月龍王廟要唱“雨戲”,民間祈雨時要唱“安神戲”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日本侵略軍侵占太原及晉中各縣,中路梆子受到嚴重摧殘,班社紛紛解散,藝人四處逃亡。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晉綏邊區,于1939年后,曾先后成立了七月、人民、呂梁三大劇社,在戰爭環境中,還能培養出大批晉劇人才,編演了不少新戲。這期間,除移植上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外,還編演了以岳飛被害為題材的古裝戲《千古恨》和表現邊區勞模事跡的現代戲《新屯堡》等。

建國后,山西、內蒙、河北等地,先后建立起許多晉劇演出團體,整理和創作了一批傳統和現代戲,并培養出大批中、青年演員。

藝術特點

晉劇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過去晉劇純由男演員演唱,一般定F調;后逐步發展到以演員為主,改定G調。除“二音子”用假音演唱外,亂彈分七種板式:平板(亦稱:“四股眼”)4 /4為拍;夾板為2 /4拍;二性為 1/4拍;流水為1 /4拍;另外還有介板、倒板、滾白等。每種板式還有許多變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緊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還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許多花腔。

晉劇十分注意運用二人以上的對唱、輪唱手段發揮其唱腔的藝術特色。如《忠報國》,通過大花臉、須生正旦的輪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當前感情。輪唱中多用適于敘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與青衣的對唱,來表現曹府遭禍后,老家人保姑娘倉皇逃難的故事。先以介板對唱,表現主仆脫離虎口時的狼狽狀態;繼以二性輪唱,追敘受迫害的經過,男聲方落,女聲又起,交替歌唱,別有韻味。

在晉劇中也有大段獨唱。這種獨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計》、《見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蓮和沈后的單獨唱段,無鑼鼓之響,有絲弦之音,行腔運調有如甘露細雨,點點入地。在晉劇唱腔中,還有用平板、夾板、二性、流水等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于追敘、懺悔、思考問題等。

滾白是用以表現泣不成聲,極度悲哀的情緒。從過門到唱腔,都有極大的感染力。如《蘆花》中閔德仁的兩閃滾白,往往是演員揮淚而歌,觀眾彈淚而聽。

過去晉劇文武場編制為九人,稱“九手場面”,即鼓板(指揮)、鐃鈸、馬鑼、小鑼、梆子、吸胡、三弦、二弦、四弦。有時伴奏中需用鉸子,由彈四弦者代操;需要嗩吶伴奏時,則由彈三弦、拉二弦者代吹。文場樂器,呼胡是中音樂器,亦名“葫蘆子”。椰殼,比板胡殼大,狀如雞心,口面直徑約12-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檔以硬木質制作,長70厘米。安有腰碼,固定在檔之中部。下碼置于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處。馬尾竹弓,音質柔和,酷似男中音聲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藝人說:“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頭,四弦是筋。”又說:“呼胡立桿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補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調子。”打擊樂器中的馬鑼,既重且大,直徑55厘米,厚約1厘米,聲音不散不躁,現多用“六”字馬鑼,與弦樂“sl”音相全,故有用馬鑼定音的傳統習慣。

晉劇弦樂牌曲很多。表現愉快情緒的有[繡荷包]等。表現苦惱的有[太陽神針]等,緊張用[緊殺雞],舒緩用[大寄生]。這些曲牌可單獨使用,也可聯輟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鬧宮》與《春秋配》中的《揀柴》的音樂,就是用若干曲牌組成的聯奏曲。嗩吶曲牌也很多,如“坐帳”用的[開門鼓]、[慢拜場]等,能渲染元帥升帳時隆重莊嚴的氣氛。《戰宛城》中用的[對舞],有千軍萬馬奔騰攻戰的氣勢。

打擊樂的鑼鼓點,約有四、五十種。如[硬三錘]、[五錘子]、[三翻鷂]、[小戰]、[戰煞]、[海沙]、[披頭]、[帽子頭]、[回頭]等。使用時,可根據劇情發展需要來選擇。如[悶場](俗稱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頓足、立坐不安的動作與呼喊節奏。《斬黃袍》中高懷德上場,《回荊州》中趙云上場,《長板坡》中張飛斥責趙云之后,都是用這種鼓點來襯托人物煩躁和焦急情緒。中路梆子有時在四股眼、夾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錘子]與弦樂接,必要時帶[撩子]配合劇中人耍馬鞭、或“接門”的動作。《坐樓殺惜》中宋江殺死閻婆惜,從她身上搜索梁山書信時,用[小戰]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戰戰兢兢,極度緊張的狀態。

腳色行當

晉劇中,分傳統的生、旦、花臉三大行為紅、黑、生、旦、丑五行。清末民初,晉劇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紅(胡子生)、黑(花臉)、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紅、老生(正紅、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文丑、武丑。中、北路梆子清代時大致與蒲州梆子的腳色行當相同,后逐漸發展變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紅(胡子生)、黑(花臉)、生、旦、丑。十五小行:正紅、老生(正紅、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文丑、武丑。

晉劇的腳色行當,根據演員的技藝高低及在群眾中的影響程度,分為頭套(亦稱頭路、頭牌)、二套(二路、二牌)、零碎三類。頭套演劇中主要人物,二套演次等人物,零碎應雜。《蝴蝶杯》為便,田云山為頭套胡子生應工,胡晏為二套應工,零碎則扮演家院田明。

晉劇的腳色行當中,生行中的胡子生為最主要的行當,一般戲班以其為挑班演員,故稱之為挑大梁的,在戲班中所掙“戲份子”(即工資)最高。胡子生可分為黑胡子生、老生、紅生,多扮演中老年的正派人物。戴三綹(關羽則為五綹)髯口為其主要標志。一般群眾和演員在習慣上都稱胡子生演員為唱紅的。四大梆子中的胡子生演員以“紅”為藝名的尤多。胡子生中戴黑髯(一般為黑三綹)稱黑胡生,居胡子生之首,多扮演帝王將相、官吏員外等有地位的中年男子,須生演員必須具備過硬的唱念功夫和扎實的腰退功、武功;另外還須掌握梢于功、髯口功、帽翅功、幅子功、靴子功、鞭子功等高難度技巧。唱功戲、做功戲、功架戲均要能拿得起。能唱不能做或能做不能唱,稱不上好把式,只能算片(撇)子演員,不夠挑班資格。在唱念上講究吐字清楚、噴口有力、緩疾有致,以本嗓為兼用假音(背弓音),具有高亢激昂之特色。身段、功架則講究儀表莊重、英武剛健。因因子生演員表演難度大,扛戲分量重,故四大梆子的胡子生歷來均由男演員擔任,已成傳統。但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晉劇中涌現出以丁果仙為代表的一批胡子生女演員,稱之為坤角。她門以嗓音明亮清脆、扮相俊美大方、做戲逼真細膩見長,贏得廣大觀眾歡迎,迅速取代了男角胡子生在晉劇中的頭牌地位。但是,由于女胡子生演員生理條件所限,一些身段、功架、武功較重的戲難以勝任,致使一些劇目逐漸從舞臺上消失,如《出棠邑》、《觀陣》、《上天臺》、《五雷陣》等。

胡子生行當中還有老生。紅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長者,掛白三繕或蒼三綹,表演以倡做為主,蒼老、凝重、樸實是其主要特色。紅生戴黑三綹,勾紅臉,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紗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窮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紗帽生,戴紗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儀態端莊灑脫。翎子生以頭插錐尾為主要標志,多扮演武將和文武雙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為這類腳色絕活。巾子生,戴巾于,穿褶子,持折扇(故又稱扇子生),主要演風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風流瀟灑、儒雅俊秀。窮生,穿素道袍或富貴衣扮演落魄書生一類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窮困潦倒及貧而有志的神情形態,娃娃生,扮演少年兒童,戲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學員扮演。武生:分短打、長靠兩種。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羅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為主,武生扎大靠,著厚底靴,表演上以開打、功架為主。

旦行:主要有正量(包括閨門旦)、小數點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正旦,又稱大旦、青衣,多飾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婦女。以唱做為主,寧靜端莊、曉理賢慧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戲中的未婚女子(所謂“閨門旦”)。也由正旦應工,正旦常與胡子生配戲,戲的分量一般都較重。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區別在于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點。小旦多扮演正派純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為主。以活潑伶俐、天真爛漫、舉動敏捷見長。花旦則以做功和念白為主,多扮演放浪潑辣或妖艷俏麗的青年女子,以潑辣刁狠為主要特點。正旦、小旦為梆子戲中的主要行當,故有“一窩旦(正旦和小旦)吃飽飯”,“一旦挑八角”之說。老旦,扮演老年婦女,彩旦,也稱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婦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一般班社由刀馬旦兼任。刀馬旦、多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身扎大靠,頭戴七星額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并重。這類腳色大都由功底扎實的小旦演員扮演,故亦稱為刀馬小旦。

花臉行:也稱凈、黑頭。分大花臉、二花臉。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質特異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臉(即在面部勾畫各種顏色的臉譜)為主要標志。大花臉,偏重唱、念、做、舉止穩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彥昭等。大花臉有花臉、白臉、黑臉、紅臉、凈臉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質及行為所定。如包拯黑臉,以示其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詐、殘忍,勾白胸;關羽勾戲臉,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質和英武剛強的性格。過去,有“花臉不挑班”之說,但也有個別藝術成就高的演員仍可以挑班,如晉劇花臉學員喬國瑞(獅子黑)即曾挑班多年。

過去,梆子戲有代腳制(也稱代行制),這是由于舊班社中演職人員不足所致。彩旦通常由丑行代,個別小旦演員也代之,如晉劇演員冀美蓮演《拾玉鐲》的劉媒婆、《風箏誤》的丑姑娘,深得廣大觀眾贊譽。建國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及觀眾的要求,劇團編制逐漸擴大,演職人員大大增加,戲校和訓練班也注意培養老旦演員,除少數劇團外,多數均有專人扮演。但彩旦、娃娃生的代腳制仍延用至今。

标签:戲曲劇種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