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甬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3-06


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稱“寧波灘簧”。流行在寧波,舟山一帶以及上海等地。用寧波地區方言演唱。因寧波地處甬江之濱,簡稱甬,故定名為甬劇。該劇由曲藝灘簧衍變而來。它最早在寧波及附近地區演唱,是由民間“田頭山歌”、“馬燈調”等發展而成,最初被稱為“串客”。也曾一度稱“四明文戲”、“甬江古曲”和“改良甬劇”。1950年改今稱。

歷史沿革

甬劇經歷了對子戲形式的“串客班”和滑稽加說唱形式的“灘簧班”兩個階段。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寧波農村流行一種業余自娛性的說唱形式,時稱“串客”。由他們組成的班社,稱為“串客班”。參加者為青年農民和農村手工業者。多在喜慶宴席或節日演唱,不取報酬,僅接受酒飯招待。“串客”不用管弦伴奏,是一種吟誦體的長段清唱,唱詞為齊言上下句,演唱內容多為當代底層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因而深受群眾歡迎,常被邀請于春節期間在村坊院落演唱,并兼演一些小戲如《賣花線》、《蕩湖船》等。“串客”后來受蘇州灘簧影響,在唱段的首、尾兩句加入胡琴伴奏,保留中間的大段清唱,形成了“起、平、落”格局和頗具特色的基本調,并用以演唱具有一定戲劇情節的唱篇或小戲,于是由曲藝形式向戲曲過渡。在“串客班”時期,所唱的多是當地的民歌小調,由36支小曲作基礎,并吸收當地盲人“唱新聞”的曲調“新聞調”來演唱故事,曲目或由本地文編撰,或來自蘇州灘簧及其他民間小戲和曲藝,題材大多取自民間生活。后來有些串客加入當地的馬燈班(也稱“花燈班”、“船燈班”)的活動,進行經常性的演出,并開始收取報酬,但基本上是農閑演出,農忙務農的半職業性質。一部分串客班在民間歌舞影響下,以對子戲(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形式,在農村、集鎮作營業性演出。其劇目有《摸螄螺》、《捉垃圾》、《雙落發》、《還披風》、《蕩湖船》等。串客班由七八個男性組成,女角由男性演員扮演,表演多摹擬生活,化裝、服裝簡單,道具僅一桌一椅,樂器為鼓板、板胡、小鑼。這種演出形式很快在寧波府所轄各縣流行,寧波城內也有設場地(或茶樓)演出的,并流傳到紹興一帶。劇目以家庭戲為主,其中《金生弟》一劇頗受群眾歡迎。這一時期,串客班不斷從其他藝術形式中吸取養料。如吸收了當地曲藝四明南詞的平湖調、賦調、和亂彈的二凡。二凡經過演變,成為串客班的二簧調。據說串客班后改稱“寧波灘簧”,即自“二簧”而來。

光緒十六年(1890)以后,奉化籍串客藝人鄔拾來率領黃阿元等人首先進入上海,在鳳凰參、白鶴參茶樓演出,頗受歡迎。接著寧波一些班社紛紛涌入上海,最多時達到二十多個班社,“串客”也于此時掛牌改稱“寧波灘“這一劇種進入上海后,受到其他灘簧戲的影響,在音樂上又有所豐富。1910年左右,受余姚鸚歌班的影響,音樂上作過一次較大的改革。變換后的曲調以敘述體的上、中、下韻為中心,有較舒展的起調、 上下句 式的大段平板、句幅較長的落調,形成了“起、平、落”的曲體結構。伴奏具有江南絲竹風格,地方特色很濃。在上海經過與其他劇種的交流,在表演、化裝、服裝、道具等方面也有所改進。串客班出現一批優秀演員,如鄔拾來、木匠阿春等, 這是寧波灘簧男旦角的全盛時期。其劇目受其他灘簧劇種的影響,增至七十二出。劇目可分五類:清客戲(演出以小生為主)有《打窗樓》、《雙落發》、《庵堂相會》等;草花戲(演出以丑角為主)有《賣草囤》、《捉垃圾》等;眾家戲(角色較多的戲)有《大鬧花燈》、《大捉五通》等;梨園戲(自昆曲、亂彈移植的劇目)有《康王廟》、《大補缸》等;十馬浪蕩戲(從大戲中分折演出的劇目)。

民國九年(1920),筱瑞香、筱鳳香、筱愛春、、筱姣娣等幾位寧波灘簧女演員赴滬搭班演出,很受歡迎。于是在上海的寧波灘簧班社爭相仿效。女旦角的產生使男旦角迅速衰落。20年代至30年代,出現了號稱“四大名旦”的賽芙蓉、王瑞香、項翠英、傅彩霞。在此期間,一度掛牌改稱“四明文戲”、“甬江古曲”等。1935年后,寧波灘簧終因新劇目匱乏,藝術上保守等原因,在上海日趨衰落。為挽求危機,民國二十七年(1938)在上海的一部分藝人聯合組班學習文明戲,排演幕表制的時裝大戲,并配用燈光、布景,擴大樂隊,改革音樂唱腔,時稱 “改良甬劇”。他們在中南劇場上演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大戲《天打張繼保》,獲得成功。1940年前后,又借鑒話劇、文明戲、 滑稽戲等劇種,演出了《啼笑因緣》等一類劇目,曲調語言更為風趣抒情,富有生活氣息。這一時期的改革使寧波灘簧一度復振。然而由于動亂等原因,好景不長,仍在寧波城鄉活動的戲班,因缺乏藝術交流,發展緩慢,一直以唱灘簧小戲為主,偶爾也演出一些清裝或古裝大戲。

建國后,于1949年10月,上海成立了立群甬劇團,1950年,又成立了堇風甬劇團。同年寧波成立鳳仙甬劇團(1953年改為寧波市甬劇團)。劇種名稱從此定為“甬劇”。并實行劇本制、導演制,甬劇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后,上海又組成鳳笙、合作、眾藝、新藝、立藝等甬劇團,各團于1958年并入堇風甬劇團。1954年創作的《兩兄弟》一劇,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一等獎,擴大了甬劇的影響。1957年至1964年間上演了《姑娘從此不平靜》、《亮眼哥》等甬劇現代戲。1959年至1960年間,堇風甬劇團開辦學館,學生畢業后成立青年隊。上海和寧波各團均在藝術形式和音樂唱腔上進行改革,并先后整理改編了一批傳統劇目,編演了一批現代戲,,如《小二黑結婚》、 《白毛女》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兩兄弟》、《雙玉蟬》等 。1966年后,上海、寧波的甬劇團全部解散,1976年,寧波市甬劇團恢復建制,編演了《三篙恨》等劇目,在音樂表演上也有相應的提高。寧波市甬劇團在l990年和1995年兩次赴京演出,均產生過較大影響。目前甬劇專業表演團體僅存寧波市甬劇團一家。

藝術特點

甬劇音樂曲調豐富,共計約有九十種。主要有從農村田頭山歌、對山歌演化而來的“基本調”,從寧波亂彈班中帶來的“月調”、“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詞和一些地方小調。其唱腔可大致分為四大類:

(一)基本調類:包括2/4節拍的老基本調和1/4節拍的流水,唱詞為七字句(四三或二二三)式,曲體結構為起-平-落格式。 “起”即“上韻”,唱前有音樂起板或引奏,唱完有固定過門; “平”部最具特色,是吟誦體齊言上下句的長段清唱,無伴奏,句數不限,但須成偶,唱至最后一個上句的末三個字時,在節奏和旋律上有個明顯的強調,稱為“送腔”,將轉入“落”;“落”即“下韻”,句幅較長,樂隊托腔伴奏,最后有尾奏。基本調的調式是羽調式尾轉商調式,男女同宮異腔。這類曲調,由于功能和板式不同,又分為老基本調、新基本調、流水三種。基本調長于敘事,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現人物較復雜的思想表情。

(二) 四明南詞類曲調。這類曲調均為七言上下句2/4拍,男女同腔,適合抒情,其支聲式伴奏優美,節奏活潑,旋律舒展。常用的有:平湖調,商調式,上、下句各有許多花腔,句幅長,速度慢,用于抒情場面。另有緊平湖,多系反面人物所唱。賦調,角調式,與基本調相互轉移極易,句幅緊湊,適合抒情和敘事。另有緊賦調,1/4拍,相當于流水。詞調,人物哭訴、傷感時多用徽調式。這一類曲調主要勇于敘述故事情節。

(三) 二簧類。從紹興亂彈中吸收融化而成的〔清水二簧〕、〔快二簧〕、三五七以及五十年代后從杭劇中吸收的武林調等。二簧類都是七字句的上、下句格式,有正、反宮,由于板式不同又分為:慢二簧,又稱清水二簧,4/4拍,與亂彈中的二凡已很不相同,節奏舒展而寬廣,旋律激越而流暢,適宜表達慷慨激昂、凄愴悲壯等情緒。快二簧,與亂彈的流水相似,但旋法不同,多表現悲憤、焦急的情緒。

(四)雜曲小調類:這類曲調數量多、來源廣,有當地的山歌、馬燈調等,也有江南地區普遍流行的小調,用來作為情節片段之間的插曲使用。

以上四類曲調,均可在一個戲中混用,彼此可互相聯綴、轉接。

甬劇的伴奏樂器:演灘簧小戲時,只有一副鼓板,一把板胡,一面小鑼由演員兼敲。演灘簧大戲時,加用鑼鼓(模仿亂彈)。“改良甬劇”時期,以二胡為主奏樂器,輔以簫、琵琶、三弦等,不用打擊樂,樂隊人數不多,采用民間器樂曲或流行曲作配樂用。今用類似滬劇主胡的二胡為主胡,此外還有中胡、琵琶、柳琴、揚琴、笙、笛、簫、大提琴、低音提琴,另有打擊樂。樂隊有十二、三人,伴奏曲調改編為配樂曲,并兼用打擊樂。

“串客”時期的傳統小戲表演一般是生活化的自然模仿,又大都以插科打諢來吸引觀眾。“男旦”后期,演員的表演開始注重身段和造型姿態。在演出一些古裝大戲時,由于亂彈演員的加入,又向程式化的傳統戲曲學習,表演較夸張。到了“改良甬劇”時期,上演西裝旗袍戲,表演又著意追求生活的真實和表演風度的瀟灑。解放以后,甬劇主要演出現代戲,在表演方法上主要向話劇藝術學習,強調現實主義的表演風格,追求人物性格的塑造。在演出一些古裝戲和清裝戲時,又善于借鑒傳統戲曲的表演,既虛又實,虛實結合。形成了“半自然半程式”的表演特點。甬劇無嚴格的舞臺表演程式和復雜成套武打,表演淳樸、細膩。特別是改演時裝大戲后,打破原有的行當分工,每個演員只有大致的戲路。布景和道具較為簡單,早期只有桌、椅;自30年代末“改良甬劇”以后仿照文明戲,起用布景、燈光、道具并擴大樂隊。

角色行當

甬劇在“對子戲”、“兩小戲”階段,舞臺演出只有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而且演出以“丑角”為主,演員都為男性,一些“旦角”也由男性扮演。“三小戲”階段角色也只有一丑一旦一生。灘簧時期行當分生、旦、丑、老生、老旦五類。

小丑: 小戲劇種早期主要行當,有“無丑不成戲”之諺。多扮演善良而滑稽風趣的農民、小商人、手工業者,以及地痞、流氓、花花公子等角色。甬劇稱丑為“草花”,分”正草”和“幫草”兩類。“正草”與“幫草”所扮人物相同,僅在不同劇中主次不同,飾主角的謂之“正草”,飾配角的謂之“幫草”。“正草”是以演“丑角”為主的,如《賣草囤》中的趙阿大;“幫草”在戲中扮演次要角色,如《賣冬菜》中的翁老同。 “草花”既重表演,亦重說唱,隨機應變,即興發揮。丑角扮相頭戴白氈帽,白粉畫鼻梁,穿大襟短衣,系竹裙,手拿竹籃或肩挑貨擔。

小旦: 亦為小戲劇種主要腳色,僅次于小丑。多扮演農家、商人、手工業者家中的婦女,戴頭面,鬢插花,水粉妝,著小襖、彩褲或系裙,并持手帕,天真活潑,口齒伶俐,載歌載舞。小旦在甬劇中習稱“占”。后分化為上占、下占(上旦、下旦)。上占為已出嫁之婦女,多著清裝上衣、系長裙、捏手帕。下占即小旦,飾未出嫁之少女,如《贈蘭花》中的大阿姐、《秋香送茶》中的秋香。

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或男孩,早期角色多為下層勞動人民。甬劇稱為“清客”,分為“下清客”和“小清客”。凡身份高,年歲較大之劇中男主角,由下清客扮演,如《雙落發》中的陳仁和、《庵堂相會》中的陳宰庭。凡年紀輕,平民出身之劇中男主角,由小清客扮演,如《拔蘭花》中的小君家、《秋香送客》中的二少爺。其扮相通常是頭戴瓜皮帽,穿長衫,罩背心,著布鞋,手執紙扇。

老生: 大多由清客兼任,戴紅纓帽,穿外套,拿芭焦扇。

老旦: 大多由草花兼任,扎包頭,梳羊角尖,穿清裝長上衣,下系裙,手持芭蕉扇。

标签:戲曲劇種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