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名人堂 > 設計師 >

建築設計大師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

作者:設計史太濃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19-12-19

這次我們來講一個女性的故事,眾所周知設計界的大師圈裏是嚴重的陽盛陰衰,所以當一名女設計師揚名就會顯得特別突出,所以本次的主角大家應該多少都有所耳聞。

她屬於伊拉克血統,英國國籍,她的設計裏最知名的就是建築。在中國擁有多達 10 個的建築作品,其中包括廣州大劇院,南京青奧中心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她就是被大家稱為「建築界女魔頭」的紮哈·哈迪德。

曾經有人比喻:建築界的紮哈好比物理界的居裏夫人,所以隻要上過小學的朋友們,都能大致清楚紮哈在現代建築界的地位。

2016 年紮哈因為心髒病不幸逝世,適逢今年她在中國的最後一個作品「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落成,立馬成為世界建築界焦點。

來自伊拉克

紮哈 1950 年出生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那時候的伊拉克並不是現在的混亂局勢,而是一個文明開放的國家,紮哈的父親是當時國家民主黨的領袖之一,所以家境很殷實。

由於父母開明,並且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培養,所以紮哈自小便顯得與眾不同,她被父母送去一所接收穆斯林與猶太人的天主教學校讀書,並允許她在安全情況下擁有對自己生活的自主權,比方選購自己的服裝飾品,DIY 房間,學習感興趣的東西等(當然這些都需要經濟條件支撐),而紮哈也因此從小養成了獨立自主的思想。

△ 童年的紮哈

據說那時候鄰居家有位大哥哥學習建築,並成為了當地一名出色建築師,對紮哈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那時候巴格達是中東接連西方的一個重要窗口,彙聚世界各地的現代理念,主要體現就是現代建築開始紛紛出現。那個時候巴格達也出現了很多建築師,其中女性占了不少比例,所以紮哈曾經跟媒體回憶,自己 11 歲時就希望成為一名建築師,因為女建築師在她心目中非常酷。

伊拉克屬於伊斯蘭文化,這個文化發展出基於幾何的視覺藝術,豐富而抽象。童年時期的紮哈就癡迷於精美繁複的波斯地毯,總是專注地觀察著波斯地毯中神秘玄妙的圖案。這個情況讓史太濃想起最近做的一個海南黎族文旅房地產項目,黎族傳統織物當中也有大量高度幾何抽象化圖案,同樣神秘玄妙,我們的標誌方案就提煉了這些元素,可見人類文明不管物理距離多遠,總會不約而同在某些時期發展出不謀而合的形式與理念。

△ 左:波斯地毯,右:中國黎族紋樣織物

對抽象幾何視覺的迷戀成為紮哈成名風格的第一個關鍵因素。

在 18 歲時,紮哈被家裏人送去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攻讀數學係,其實這個經曆成就了其成名風格的第二個關鍵因素,沒有對幾何及數學的深刻理解,相信難以做出紮哈那樣形態的建築,在她後來的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複雜拓撲、凸體幾何、雙曲幾何、黎曼面理論等現代數學的精髓(相信大部分人聽到這些名詞時絕對一頭霧水)。

所以很多時候創新都源自於學科的交叉,而火花來自勇於走出自己的疆界。

△ 年輕的紮哈其實挺美

22 時候,全家人為了紮哈的學業移居英國,她去了英國著名的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簡稱「雙A學院」。

移居英國

如果有看史太濃前面故事的朋友們就知道,這所著名的「雙A學院」正是當年包豪斯創始人格羅皮烏斯擔心遭受納粹迫害從德國離開後落腳的第一站。

在「雙A學院」裏據說紮哈就顯露出「霹靂火」脾氣,但這也成為導師跟同學喜歡她的原因(其實就是我們喜歡說的耿直),而且這一份「霹靂火」很多時候都會體現在她的設計作品中,特立獨行及具有爆發力,她在學院期間通過導師了解到俄羅斯濟米爾·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的至上主義,進一步加深了她對幾何與空間的理解,這個主義的影響可謂貫穿了她一生中的作品。

因為成績優異,畢業後的紮哈被留校做教師,然而教學是無法滿足紮哈創造欲望的,她在 1979 年 29 歲時候成立自己的建築工作室,白天教書晚上做圖,所謂誰人年輕不愛玩呢,她經常會在晚上相約友人聚會喝酒,但從來不喝醉,估計酒量很好,淩晨回到寓所還能繼續畫圖,然後白天又去上班,可見大師拚到最後都是拚體力,幾乎沒有一個大師不是精力旺盛的類型。

紮哈那時候開始在建築上展現出非常前衛的理念,諸多時候史太濃認為過分超前跟落後其實是同一個概念,結果都是不為當前所接受,所以紮哈工作室早期並沒有承接到什麼項目,更多時候是在探索自己的設計理念,這個情況跟我們大師列傳第四期聊的密斯凡德羅情況差不多。

那麼苦於沒有名氣沒有「背景」怎麼辦呢,她采用了一個曲線救國方法,而這個方法直到如今仍是有效的,但很困難,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就是:參加各種不同的設計比賽與投標。

這一參加就 4 年過去了,顆粒無收。

香港成名

轉機出現在 1982 年,當時中國香港山頂俱樂部項目向全球建築師公開招標,紮哈也和她的設計朋友們一起參加了這次投標,當然並沒有發生「周星馳與梁朝偉式悲劇」,但情況也並不順利。

話說當時後現代主義已經開始大行其道,但紮哈的作品除了超前還非常規,所以評委們並不買賬,據說直接將其設計圖紙扔進垃圾簍,也許是為了增加傳奇性,很多成名人士似乎都有一個跟垃圾簍相關的故事,比方五月天的唱片就曾經被扔過垃圾簍,最後被李宗盛撿起來。紮哈也神奇的遇到了她的「李宗盛」,那就是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jiqixin,因為很多人不會讀,備個拚音)。

磯崎新是什麼人物呢(這句話主要是跟非建築師說的),這樣說吧,他在那一年已經是普利茲克獎的評審團成員,普利茲克獎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建築界的奧斯卡,而磯崎新恰好在 2019 年拿了這個獎,我們後面還會重點說一下這個獎項。

當時磯崎新是這個香港比賽的評委會主席,就是他從垃圾簍裏撿起了紮哈的作品圖,一看之下驚為天人,感覺這個方案先鋒到似乎來自另一個星球,直接將其推為競賽的第一名,這個圖紙的全貌是這樣的: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方案的橫截面圖紙:

紮哈將俱樂部跟山體彼此交疊,讓建築整體與自然組合為一係列類似板塊運動的空間,而這些空間都具有功能。

俱樂部合計五層,第一層的一部分在東面懸崖邊緣處埋入地下,設有 15 間雙層通高公寓,由下面一層的走廊和夾層上的陽台串連起來,立面采用玻璃幕牆。第二層落在第一層之上,有 20 間離俱樂部設施更近的公寓,每一間在豎向和水平向上的空間布局均不相同。

整座建築由一條可供行人與汽車使用的斜坡道連入主街道,斜坡道又沿柱子彎入中庭,連到大廳接待處,並順勢導入掩在山體中的停車場或重新回到主街道上。

俱樂部中庭上面屬於第四層,有 4 個既獨立又完整並彼此分離的頂層公寓,第五層是俱樂部創始人的公寓和私人遊泳池,餐廳和主起居室進行分隔,僅供俱樂部持有人的家庭所用。

俱樂部的所有元素都懸浮在不同高度,健身平台、入口接待、交通空間、餐吧以及圖書館,猶如宇宙飛船一樣都盤旋在主要接待區上,所以說來自外星的設計也不為過,普通人單純看圖紙根本難以看懂,而且施工的複雜程度很高,另外自然就是造價及預算問題,所以毫無意外,這個建築方案最後並沒有真正實現出來,

但獲得第一名後的紮哈一炮走紅,有一次媒體采訪中她曾經談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成主義)對她這個作品的啟發,她認為至上主義對建築產生的最大的影響就是讓人懂得重新組織平面,重新決定如何使用平面以及怎樣在平面中移動,這種組織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層,而不局限在地面。

建築平面的流動性、割裂性、隨機性所有這些概念都可以被考慮其中,而這一切都指向一個問題:如何使用空間以及如何創造空間。

坦白說,這些話一般人還是聽不懂的,這些概念都需要在設計工作中的閱曆與實踐經驗才能體會一二,不管如何,紮哈成了大名,獲獎的慶功宴上她將這個建築做成蛋糕,真是難為了蛋糕師。

苦熬多年的她以為前途將一片光明,她也做好迎接新生活的準備,可命運的安排總是耐人尋味,她的預感並不準確。

挫敗的紙上設計師

前面說過,史太濃認為過份超前的理念跟落後的理念都會遭遇同樣結果,落後的需要靠自己趕上時代,而過份超前就需要耐心等時代趕上自己。

紮哈在香港獲獎成名後,不斷設計出新作品,這些作品收獲的形容詞一般包含:精彩絕倫、史無前例、荒誕無稽、大逆不道、耐人尋味、嘩眾取寵、天馬行空…等等,反正充滿了爭議並且褒貶不一,這些作品沒有一個能真正建設出來,很多人開始認為她的作品根本沒有實用性,而且這個時期長達十年,因而她收獲了一個江湖稱號——「紙上設計師」。

這些作品後來都被承認了其不同程度的價值與意義,起碼這些留存下來的設計手稿是建築界寶貴的財富,我們這裏可以略為展示一二。

比方 1985 年設計的《特拉法加廣場》,這個方案為英國倫敦設計,據其介紹單純日夜的展示圖就花了好幾個月來構思及非常長的時間來完成,需要明白當年的效果圖不存在電腦建模的說法,都是靠硬功夫繪製,這個方案包含大量不同視角與晝夜呈現圖。

比方在白天從上方與中部觀察建築並以它的高塔來對陣倫敦天際線,時間角度甚至包含 24 小時的「遊覽」,諸如午夜、黎明、中午跟黃昏等,讓我想起印象派莫奈的《稻草堆》係列組畫,很多時候還描繪出地面透明化視角的內部景觀,讓現在的設計師難以想象,所以單純從繪畫角度去欣賞紮哈手稿也是讓人感動的。

又比方 1992 年英國的《卡迪夫灣歌劇院》,這個設計的完成度非常高,據說因為當地人民無法容忍一個口音濃重、深色皮膚的女移民來主持這個重要文化建築,所以公投否定了她的方案。

這個方案試圖將兩個典型的互斥範式建築——紀念碑與空間同時實現。

紮哈對建築體塊主要邊緣進行分割,在外部形成一個大型城市公共空間,同時圍合出一個獨立內部空間,分割的體塊又在兩種空間中交融為一個連續統一體。

這種連續統一是通過三個互補步驟實現的:首先將體量邊緣進行抬升;打開指向碼頭一側的建築轉角,然後以禮堂作為場地範圍內的主要實體,直接展現其體量;最後通過一個緩坡把廣場延伸進入場地,在主前廳區域上方形成新的首層平面,實現城市公共空間的延續。

於是,項目創造出一個抬升的廣場,不僅適於室外表演,還強化了往回眺望內港口與海灣的視野,充滿了創意與亮點,但就是去不到建設那一步。

真正的處女作

她的第一個建成項目終於在 1993 年出現,這是德國一個私有企業消防站,位於萊茵河畔魏爾一個叫維特拉(Vitra)的園區內,嚴格來說這個才算是她的「處女作」,紮哈此時已經 43 歲。

維特拉園區是個複雜綜合體,包含工廠、陳列室跟博物館,1981 年發生了一場大火徹底摧毀了這些建築,於是維特拉公司就用重金邀請世界著名建築師來設計重建,其中包含弗蘭克·蓋裏(Frank Gehry)、安藤忠雄(Tadao Ando)、阿爾瓦羅·西紮(Alvaro Siza)等等,星光熠熠。

 

因為 10 多年前那場大火由閃電引起,可謂防不勝防,所以他們覺得建一個消防站在園區內才是萬全之策,對比園區其它主要建築這個消防站他們決定留給著名的「紙上談兵大師」紮哈,因為 Boss 覺得這個項目值得「玩一下」。

其實在紮哈心目中哪個項目不能玩呢,她接手後除了負責消防站本身還有邊界的圍牆、一個運動空間和一個自行車棚,這些設施位於貫穿園區主要道路的拐彎處,而這條道路以及即將建設的消防站被作為線性的景觀空間與周圍的場地相呼應。

所以經過詳細分析,紮哈認為消防站不僅作為一個空間上的客體存在,還重新定義並建構其面對的街道,於是乎她做出了跟香港項目異曲同工的效果圖,就是將方圓幾裏的景物都納入其中來考慮:

最後紮哈建成的是一座高度雕塑化的建築,建築本身包含一係列線性混凝土牆以及頂棚元素,牆表面上看上去很平坦,實際上經過了打孔、傾斜或者折疊的處理來滿足空氣流通及其他活動需求。

為了強調這些元素從而保持視覺上的純粹,紮哈去除掉了會影響混凝土側邊效果的屋面覆蓋層及其邊飾,而散布於消防站的光線簡潔明了,從無框玻璃到室內的光照處理,體現出一種極簡美學原則。

建築最後呈現出像她圖紙上描繪的那樣具有強勁流動感。當人們經過時它給人的感覺會進行戲劇性變化——從斜視角度看似不可穿透的牆壁,換從一個垂直角度看時則提供了車庫內部的視野,建築的牆壁看上去似乎是可以滑動的,很神奇。

意料之中,這個項目再次讓紮哈成為媒體追逐對象,大家又開始對其進行吹捧或者打擊,不管如何她又上「頭條」了,她用這樣一個優秀作品證明了自己不是「紙上設計師」。

普利茲克獎

完成處女作後的紮哈其實前路也仍然沒有一路暢順,她仍然有很多項目設計無法得以建成,沒有建成的原因非常多,總的來說無非幾個因素,包括預算、技術難度、種族歧視及環保等等。

但在 2004 年,建築界的「奧斯卡」普利茲克獎頒發給了紮哈,她一下子收獲兩個記錄,其一是第一名女性獲獎者,其二則是最年輕獲獎者,那時候的紮哈已經 54 歲了,在大師群裏屬於非常年輕,可見建築設計真心不容易混到頭啊。

這個獎項頒給紮哈源於她在建築上開創出諸多結合高等數學、抽象化、曲面等高難度概念的玩法,這些玩法被概括為「解構主義」的一部分,而她也被冠以「解構主義大師」的稱謂。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高能模式,因為沒有一點高等數學基礎的你也許壓根不知道下面諸多術語是什麼意思,不過沒關係,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懂可以先裝懂,慢慢消化。

由於實在太專業,我們挑兩個概念來談談。

1. 拓撲突破

拓撲學被稱為橡皮膜的幾何學,封閉曲面的拓撲複雜程度由「虧格」決定,「虧格」又可以理解為「柄環」個數,我們理解柄環可以看兩個例子,球面是沒有柄環的,所以虧格為零,輪胎柄環為 1,所有虧格為 1,史太濃建議大家將柄環理解為「洞」。

傳統建築整體拓撲是簡單的,比方可以看看北京水立方,整體沒有「洞」,所以虧格為零,而央視大褲衩有一個「洞」所以虧格為 1。

而紮哈為澳門設計的新濠天地摩珀斯酒店虧格居然做到了驚人的 3,這個酒店 2014 年公布方案,然後在 2018 年 6 月才完工,建設費用高達 11 億美金,酒店項目共耗費了 28000 噸鋼材、48000 平方米玻璃材料、70500 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所以史太濃認為建築中也有奢侈品嘛,其中代表廠牌就是紮哈了,一般集團是壓根消費不起的。

一般建築設計都把結構性的構件隱藏在建築之下。但是紮哈石破天驚地把三角剖面完全暴露出來。她堅信三角剖分具有內在的組合美感,同時,扭曲傾斜的虧格給人以流暢動感,僵硬的立方體外殼提供整個空間框架,內部拓撲變換,使人深深地浸陷在空間扭曲之中。送上建設過程的動圖一張:

2. 凸體幾何

這裏我們談一個紮哈在中國設計的作品,就是著名的廣州歌劇院,這個作品運用了一種叫「凸體幾何」的設計概念。

這個作品在形式上宛若兩顆礫石飽受江水衝刷而棱角日漸模糊,所謂凸體其實就是體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連線仍被包含在體之中。幾何上,如果一個封閉曲面位於它的每一個切平面的一側,那麼曲面必然是凸曲面,曲率處處為正。

給定三維空間中的幾個點,包含這幾個點的所有凸體之交,或者等價地包含這個點的最小凸體,被稱為是這幾個點的凸包或凸殼(Convex Hull)。紮哈設計的歌劇院,造型非常接近角點的凸殼,中間用三角剖分鏤空,晶瑩剔透,巧奪天工,建議各位有空一定去實地看看,其實裏面的設計也非常精彩。

能看懂的各位記得舉手喲,也歡迎補充!

總結

關於紮哈史太濃可謂聊得意猶未盡,比方她諸多非建築類的設計也充滿新奇與創意,還有她跟老佛爺的時尚類合作作品等,後面我們會找機會再聊。

最後送上紮哈在設計上的一句名言:「沒有曲線,就沒有未來。我覺得美學中最重要的不是對稱,而是動感。」

謝謝各位,下期再會!

 

原文: 設計史太濃

作者:  Reman劉斌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