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在中世紀是以拉丁語為官方語言、羅曼語為民間語言的天主教國家,9世紀開始出現戲劇和文學作品。
中世紀戲劇 主要存在著宗教劇和世俗劇兩種戲劇形式。
宗教戲劇是以圣經教義為題材的中世紀戲劇的統稱。在9世紀前后,出現了以耶穌受難、天使向圣母及使徒顯靈、耶穌升天為內容的瞻禮式戲劇。10世紀前后,以圣經故事和天主教教義為題材的戲劇形式逐漸形成。 13世紀開始出現有情節的故事表演,如《亞當的故事》,并出現銜以歌頌圣母為主、后亦謳歌使徒的奇跡劇。到14世紀,一切宗教題材的戲劇都被稱為神秘劇。
神秘劇先是在教堂內配合彌撒形式進行演出,也在圣誕節、復活節等重大慶典上演出。13世紀時,演出由教堂內移至教堂外廣場上舉行。最早的表演者是僧侶、修道士和神學院學生,用拉丁語演出。隨著戲劇走出教堂,演出對象從善男信女擴大到廣大民眾。教會為了取悅于民和適應露天場地演出,不斷增強戲劇表演的成分,在廣場上演出時開始搭臺。演出原則是戲劇情節與地點同時變化,或將代表地點的全部布景并列置放臺上。地獄、天堂各居一端,中為塵世。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17世紀上半葉。
13~14世紀市民階級逐漸發展壯大,他們的情趣喜好開始在戲劇中有所表現,平民的代表小丑在戲劇里的重要性逐漸顯露。在愚人節、國王喜慶日等狂歡場合里,雜耍藝人、游吟詩人編排了不少描寫世俗生活的鬧劇。這時期的神秘劇以謳歌耶穌、圣母、圣靈為其表,以表現塵世生活為其里,已經初具人情意味。神秘劇流傳下來數十部,最著名的為《耶穌受難神秘劇》、《圣母奇跡劇》等。呂特博夫的《狄奧菲爾奇跡劇》是公認的代表作。15世紀主要劇作家是馬爾卡德(14世紀末~1440)、格雷班(15世紀下半葉)、米歇爾(1430~1501)。
隨著城市的繁榮和市民階級的壯大,中世紀中葉產生了市民戲劇。宗教戲劇、古希臘羅馬文化以及學校教育對世俗戲劇有一定影響,流浪雜耍藝人和啞劇演員技藝的流傳是市民戲劇產生的重要因素。13世紀時,阿拉斯城成立了雜耍藝人行會,法國最古老的喜劇于此出現。J.博代爾(?~1210)的神秘劇《圣徒尼古拉的戲劇》是第一部充滿世俗生活情趣的宗教戲劇,市民戲劇的喜劇特色十分濃厚。阿拉斯人市民亞當(1230~1288)是13世紀杰出的喜劇家。他努力表現時代風貌和社會現實,他的牧歌式戲劇《羅班和瑪麗的故事》歌頌一對機智勇敢的牧羊青年男女如何挫敗貴族騎士的破壞而結為良緣。這種詩體說白加唱的形式被視為喜歌劇的先驅。他的《葉棚劇》諷刺犀利、語言詼諧,被稱為14世紀出現的愚人劇的雛形。皮卡第地區是市民戲劇的搖籃,喜劇形式的世俗戲劇在這里獲得巨大發展。
15世紀以后,戲劇行會紛紛出現,"無憂少年"與"拉巴佐什"最負盛名,對世俗戲劇起了推動作用。這時,世俗戲劇體裁多種多樣,有戲劇化寓言劇院、愚人劇、牧歌式戲劇、鬧劇、道德劇和由同一演員以變換聲調、表情來表現人物矛盾沖突的獨腳戲等形式。戲劇還是此時市民表白自己見解的唯一形式,因此往往在劇中抨擊時弊,例如戲劇獨白《巴尼奧萊的自由射手》便是對法王查理七世于1448年建立禍害百姓的自由射手衛隊的直接抨擊。世俗題材的神秘劇為數亦不少。
巴黎愚人劇組織首領P.格蘭戈爾(約1475~1538)的代表作《愚人王子》全力支持法王路易十二對教皇的斗爭,表達了新興市民階級盼望王國安定統一的愿望。1512年此劇于巴黎首演,轟動一時。
鬧劇《巴特蘭律師的鬧劇》被譽為15世紀市民戲劇此起彼伏,宗教戲劇日漸衰微。1548年11月7日,巴黎議會下令停止演出神秘劇,宗教戲劇受到致命打擊。這是文藝復興運動在戲劇領域取勝的標志。市民戲劇行會眾多,封建貴族逐漸脫離市民戲劇演出活動,從而出現了以喜劇為主的市民戲劇與貴族文人戲劇的分化。
J.杜.貝萊(1522~1560)、E.若代爾(1532~1573)、J.格雷萬(1538~1570)、R.加尼埃(1545?~1590?)、J.de拉.塔伊爾(1533~1611)的劇作或理論明確提出反對愚人劇、鬧劇、道德劇,倡議創作"真正的悲劇和喜劇"。若代爾1552年寫的《被俘的克莉奧佩特拉》是法國第一部悲劇。拉.塔伊爾的《論悲劇藝術》對戲劇理論進行探討,倡導模仿古典戲劇,首次提出古典主義"三一律"原則。加尼埃是他們之中唯一受到市民觀眾贊許、反映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傾向的文人戲劇家。他的劇作影射現實生活,反映資產階級意愿情趣。代表作《猶太女人》(1583)和其他悲劇一再為職業演員選中并四處演出。
16世紀意大利即興喜劇和西班牙以愛情與命運的矛盾為主題的傳奇文學傳入法國,對宮廷文人戲劇產生了一定影響。廣大市民則繼續欣賞集市上的鬧劇演出。喜劇逐漸成為傳奇、抒情詩歌和現實主義描寫的混合物,既不體現資產階級的要求,也不表達廣大市民的愿望。16世紀的悲劇是詩體劇,喜劇有詩體亦有散文體,從形式到內容都還不成熟,喜劇有詩體亦有散文,從形式到內容都還不成熟,處于向古典主義戲劇的過渡階段。
古典主義時期戲劇 17世紀是法國君主專制的絕對王權全盛時期,在文藝和思想領域古典主義占主導地位。這時期戲劇成就突出,人才濟濟,對后世的法國戲劇影響深遠。
古典主義戲劇的前期代表人物是A.阿爾迪(約1570~約1632),他共寫有近700部悲劇、悲喜劇和牧歌式戲劇,有51部傳世。他使悲劇更接近舞臺,并在劇中探討情節的一致性。梅列(1604~1686)的《索福尼斯貝》是按"三一律"寫成的第一部悲劇。
P.高乃依是古典主義戲劇的創始人。他在1636年創作的《熙德》反映了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與封建貴族意識的斗爭,由巴黎馬萊劇院首演。夏普蘭(1595~1674)受法王路易十三的首相、樞機主教黎塞留指使,撰寫《法蘭西學院關于〈勒熙德〉的感想》,尖銳批評作者違反"三一律"。政治壓力和自身的局限影響了高乃依以后的創作,他恪守"三一律"寫出了典型的古典主義英雄悲劇。但他仍在《論戲劇詩》、《論悲劇》和《論三一律》中充分闡述了自己的戲劇思想。他共寫了《賀拉斯》、《西拿》、《波利耶克特》等30余部劇作。
J.拉辛是古典主義的悲劇后期代表作家。他的悲劇作品鮮明地反映出他對社會矛盾尖銳化的深刻感受,《安德羅瑪克》(1667)、《布里塔尼居斯》(1669)、《愛絲苔爾》(1689)、《阿塔莉》(1691)等代表作,表現出拉辛對絕對王權的批判態度。他的悲劇加強了心理分析,有明顯的政治傾向。
1625年左右出現巴羅克喜劇。P.斯卡隆(1610~1660)的喜劇創作以滑稽怪誕著稱,反映了資產階級個性解放的觀點。市民戲劇衰落之后,即興喜劇、木偶劇和喜劇表演是共同占據集市演出場地的重要劇種,并對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形成產生影響。
15世紀行會演劇活動興盛,16世紀出現職業演員劇團。1629~1680年,國王的喜劇演員劇團一直在勃艮第府演出。1629年魯昂流動演員劇團蒞臨巴黎,在當時顯貴僧侶聚居的馬萊街區演出,并建立了馬萊劇院。
法國喜劇演員把中世紀鬧劇和愚人劇的表演方式保存下來并予以發展。戈蒂埃.加吉爾(1573~1633)組成的三人喜劇表演于17世紀初,在勃艮第府演出轟動巴黎。這些喜劇演員的精湛演技和巧妙的喜劇構思直接影響著喜劇創作和表演技巧的發展。
莫里哀是古典主義時期現實主義喜劇的創建者。他是劇作家、劇團經理,又是導演、演員。他創作了幾十部喜劇,其中最杰出的有諷刺貴族"沙龍"矯揉造作風習和資產者附庸風雅的《可笑的女才子》(1659)和《太太學堂》(1662),批判宗教勢力偽善的《達爾杜弗》(1664)和批判貴族階級荒淫無恥的《唐璜》(1665),揭露資產者吝嗇貪婪本性的《吝嗇鬼》(一譯《慳吝人》,1668),贊揚仆人比主人機智、蔑視封建等級觀念的《司卡潘的詭計》(1671)等等。他的喜劇愛憎分明,思想激進,同情民眾,具有民主主義思想,法國18世紀的文學藝術是在資產階級啟蒙思潮直接推動下發展的。古典主義作品的演出持續不斷,1680年法蘭西喜劇院成立且極為活躍。同時,"啟蒙時代"的戲劇亦以其鮮明特色面世。
A.-R.勒薩日(1668~1747)的政治喜劇《杜卡雷》(1709)揭露法國貪污腐化的官場,公演使大商人、包稅人和金融家驚惶失措。莫里哀諷刺世態的喜劇傳統由勒尼亞爾(1655~1710)和F.丹古爾(1661~1725)繼承。拉.蕭塞(1692~1754)繼承了資產階級寫實傾向,其喜劇被叫做"感傷喜劇"或"流淚喜劇",因其劇場效果先使人感傷落淚,最后以喜劇收場而得名。P.C.de馬里沃(1688~1763)致力于創作以愛情為主題的喜劇。重要創作有《愛情與偶遇的游戲》等。
以狄德羅和伏爾泰為代表的啟蒙戲劇的共同點是借筆下人物直接傳播啟蒙思想。
伏爾泰(1694~1778)遵循古典主義"三一律"創作法則,以寫詩體悲劇為主,題材廣泛。主要特征是表述啟蒙思想家的戰斗精神,攻擊君主政體及教會勢力。主要劇作為《布魯圖斯》(1730)、《扎伊爾》(1732)、《凱撒之死》。勒坎(1729~1778)、勒庫弗勒爾(1692~1730)等人以出眾演技為伏爾泰悲劇的演出做出貢獻。
百科全書派主將狄德羅是啟蒙戲劇理論奠基人。他寫過《私生子》等3部劇本和許多重要戲劇論文。他主張打破古典主義傳統的悲劇喜劇之分,建立實際上是市民戲劇的"嚴肅戲劇",后人稱之為"正劇"。他還十分重視表演藝術,著有《談演員的矛盾》,專門討論演技。狄德羅在戲劇理論上的建樹具有劃時代意義。
博馬舍是18世紀后半葉法國最重要的劇作家。他的喜劇《塞維勒的理發師》(1772)和 《費加羅的婚姻》(1778)吹響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號角。博馬舍喜劇的出現意味著古典主義喜劇向資產階級喜劇的過渡業已完成。
這時期,巴黎的重要劇院有法蘭西喜劇院、意大利喜劇院和喜歌劇院。舞臺上的一項重大變化是:自中世紀宗教戲劇演出沿用下來的并列置放布景被取消,改為按幕按場改換繪景。舞臺機械裝置有所發展,燈光照明亦有改進。1784年法蘭西喜劇院公演《費加羅的婚姻》時,首次用油燈為舞臺演出照明。繪景服裝華麗。
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資產階級意識到戲劇作為宣傳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戲劇應該教育民眾"的口號。革命派還有意建立人民劇院。1791年1月31日,立憲議會宣布取消了王室的戲劇審查制度,允許演出自由。本年內有數十家劇院呈請開業,其中的共和國劇院以專門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劇目而聞名。這時期創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傳革命和革命戰爭的悲劇和時事劇。資產階級革命使演員終于獲得了公民權,徹底結束了過去受歧視被侮辱的悲慘處境;還成立了保護劇作者合法權益的劇作家協會。
19世紀戲劇 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拿破侖執政后,于1802年決定為法蘭西喜劇院恢復政府津貼及原有特權,1806年頒布政令,宣布法蘭西喜劇院、歌劇院、喜歌劇院及皇后劇院為主要劇院。1812年發布關于法蘭西喜劇院組織管理原則的命令,使戲劇大為繁榮。19世紀初,歐洲其他國家戲劇傳入法國,加速了法國浪漫主義戲劇的形成。
浪漫主義戲劇要求創作自由,強調個人感情,借歷史傳統題材反映社會現實。1827年,雨果在劇本《克倫威爾》序言里清算了古典主義。從此浪漫主義戲劇在法國劇壇占了統治地位。1829年,大仲馬(1803~1870)的歷史劇《亨利一世及其宮廷》(1829)和A.de維尼(1797~1863)的《威尼斯的摩爾人》的首演是浪漫主義戲劇的勝利。
1830~1846年是浪漫主義戲劇鼎盛時期。1830年的7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大資產階級掌握政權。這時,具有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和人道主義思想的進步作家開始意識到藝術的"社會職能"。這種思想在雨果的《愛爾那尼》、《逍遙王》、《呂伊.布拉斯》,維尼的《夏特東》,大仲馬的《安東尼》等劇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表露。
浪漫主義戲劇代表作家是雨果和A.de繆塞(1810~1857)。1830年雨果的《愛爾那尼》首演,因反動勢力搗亂掀起軒然大波。它意味著法國浪漫主義戲劇的確立。繆塞在他的詩劇《水性揚花的瑪莉亞娜》、《壞小子洛朗梭》等劇中,以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和細膩描寫為浪漫主義戲劇另辟了蹊徑。
伴隨著浪漫主義戲劇的演出,導演出現了。畫家、服裝設計家為使演出更接近于真實地做出了貢獻。浪漫主義戲劇還對歌劇、芭蕾舞劇產生了深遠影響。
巴爾扎克(1799~1850)的現實主義巨著《人間喜劇》對當時戲劇有所影響。他的劇作《做紙花的姑娘》、《繼母》等亦于1851年前相繼演出。
在喜劇領域里,19世紀初情節劇十分流行,代表作家為R.-C.G.de皮克塞雷古爾(1773~1844)。浪漫主義極盛時期,出現了結構精巧的佳構劇,代表作家斯克利布(1791~1861)寫了近350部這種描寫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男女風情的喜劇。
塔爾馬(1763~1826)在大革命時期用自己的悲劇藝術為革命派效力,是博得拿破侖稱贊的悲劇演員。悲劇女演員拉歇爾(1820~1858)以表演自然、不落俗套,名揚法國。女演員多瓦爾(1798~1849)的出色演技為浪漫主義戲劇占領舞臺做出了貢獻。德比羅(1796~1846)為當時著名啞劇表演大師,首創啞劇人物皮埃羅(情場失意的戀人),一舉成名。
第二帝國時期,戲劇的商業化進程趨于完成,巴黎的戲劇生活十分活躍,歌劇、輕歌劇也很繁榮。E.奧吉埃(1820~1889)、V.薩杜(1831~1908)、拉比什(1815~1888),特別是小仲馬(1824~1895),是19世紀后半葉的重要劇作家。
小仲馬的劇作取材于現實生活,反映當時社會問題,代表作《茶花女》(1852)反映交際花、高等娼妓的所謂"半上流社會"問題,《金錢問題》和《私生子》也觸及資產階級社會問題。奧吉埃代表作《普瓦里埃先生的女婿》肯定資產階級倫理道德。多產作家薩杜是斯克里布佳構劇創作手法繼承人,并且發展到蔑視歷史真實、只求技巧運用的地步。E.拉比什是通俗笑劇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意大利草帽》等。他們基本上是迎合資產階級觀眾趣味的喜劇作者。
E.左拉(1841~1902)、龔古爾兄弟、A.都德(1840~1897)以及貝克(1837~1899)的自然主義戲劇創作于第二帝國直至巴黎公社以后,稱雄數十年。左拉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精神的《苔菜絲.拉甘》(1873)和《拉布具有批判繼承人》(1874)為自然主義戲劇開路。都德的《阿萊城的姑娘》(1872)是自然主義戲劇杰作。H.貝克的《烏鴉》(1882)和《巴黎婦女》(1885)等劇符合自然主義描寫生活橫剖面的要求,并且還深刻地暴露和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病,被視為自然主義戲劇大師。
E.羅斯丹(1868~1918)是新浪漫主義劇作家,代表作《西哈諾》于1897年首演時轟動巴黎。在法國生活的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是象征主義戲劇大師,主要寫詩劇,以《瑪萊娜公主》、《佩列阿斯和梅麗桑德》、《丁達奇爾之死》等劇聞名于世,《青鳥》是他的代表作。
19世紀末20世紀初,社會條件發生巨大變化,文學戲劇領域產生了各種流派、思潮。自然主義戲劇,在表演和導演方面對后世具有深遠影響。以安托萬(1857~1943)為首的一批導演和演員通過舞臺藝術實踐做出重大貢獻。安托萬于1887年創建的自由劇院強烈追求真實,他的全面革新是從舞臺實踐的各個方面用各種形式進行的。呂尼埃-波埃(1869~1940)于1893年創辦的作品劇院主要成就是向法國觀眾介紹了象征主義和神秘主義戲劇。還有,對超現實主義,現代黑色幽默派以及荒誕派戲劇均有影響的雅里(1873~1902),以鬧劇《于比當大王》聞名于世。
商業戲劇主要在巴黎繁華地區的林蔭大道上建立的商業性劇院演出,林蔭道戲劇因而得名。明星制于此時出現,它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林蔭道戲劇是通俗戲劇,以上演市俗喜劇為主,劇作家往往專為某明星寫戲。S.貝恩哈特(1844~1923)以演出不朽名作及反串小生見長。大柯克蘭(1841~1909)臺詞表演功力出眾,熱情洋溢,富有魅力。穆內-絮利(1841~1916)擅長演出古典悲劇和體現當代名家劇作內涵。S.吉特里(1860~1925)則是多才多藝的林蔭道戲劇表演大師。
19世紀工人運動遍及歐洲大陸,思想進步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同情勞苦大眾。法國出現了人民戲劇的口號,宗旨是針對專門取悅資產階級林蔭道戲劇和歌舞雜耍,建立廣大民眾能受到教育和普及戲劇藝術的劇院。1892年,第一座人民劇院在伏日山區建立,當地工人用方言演出莫里哀的《屈打成醫》。著名小說家戲劇家羅曼.羅蘭(1866~1944)積極為建立"寄希望于人民"的"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一種新的戲劇"而奔走。他創作的關于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劇如《群狼》、《七月十四》和《丹東》都間接反映了他的人民戲劇思想。
20世紀戲劇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戲劇狀況基本上是19世紀的延續。以上演文學性劇作著稱的劇院有安托萬劇院、藝術劇院,還有科波(1879~1949)于1913年創建的老鴿巢劇院。
1919~1939年這20年里,J.科波的老鴿巢劇院的藝術實踐對當代法國導演表演藝術有深遠影響。C.杜蘭(1885~1949)于1919年創建作坊劇院,L.茹維(1887~1951)于1922年成為香榭麗舍喜劇院院長,G.巴蒂(1885~1952)于1922年創建幻影劇院,還有著名演員兼導演皮托也夫(1884~1939)從日內瓦來到了巴黎。這4位最杰出的導演兼表演藝術家各有特點,又都具備創新精神,是反對戲劇商品化的社會中堅。1926年7月6日,他們組成卡特爾,和商業戲劇展開激烈競爭。他們既演出本國和外國優秀古典劇目,又上演當代著名劇作家如克洛代爾(1868~1955)、J.季洛杜(1882~1944)、科克托(1889~1963)和J.羅曼(1885~1972)等的戲劇。此外,導演兼演員F.熱米埃(1869~1933)深受人民戲劇運動影響,于1921年建立國家人民劇院。一些實驗性小劇院亦紛紛出現,其中由維德拉克和An.阿爾托(1896~1948)于1927年創建的阿爾弗雷德.雅里劇院以先鋒派演出聞名一時。
流派種類繁多是這20年的又一重要特點。象征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神秘主義對法國戲劇影響最為突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引人矚目的戲劇創作傾向是存在主義戲劇。J.-P.薩特的《蒼蠅》借古喻今,諷刺德國侵略者沒有好下場;《禁閉》提出"他人就是地獄",從理論上闡釋了人的存在的荒誕性。他的其他名劇還有《死無葬向之地》、《恭順的妓女》等等。加繆(1913~1960)的《誤會》、《卡利古拉》也是產生過一定影響的存在主義名劇。
戲劇理論家、劇作家兼演員阿爾托是超現實主義者。他是"殘酷戲劇"理論創始人,《戲劇及其兩重性》為其代表作。他的戲劇理論對50年代以后一些戲劇家,諸如法國的尤內斯庫、貝克特、熱內,英國的布魯克(1926~ ),波蘭的格洛托夫斯基(1935~ )以及60年代出現的機遇劇都有程度不等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50年代在法國出現的荒誕派戲劇擯棄傳統戲劇創作手法,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特色。代表作家有貝克特(1906~ )、E.尤內斯庫(1912~ )、An.阿達莫夫(1908~1970)、熱內(1910~1986)。特點是借助舞臺場景和人物形象表現存在的荒誕性,而不是通過合乎邏輯的語言達到這個目的。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最后一局》、《美好的日子》,尤內斯庫的《禿頭歌女》、《椅子》、《犀牛》,J.熱內的《女仆》、《黑人》、《屏風》,是荒誕派戲劇代表作。這些作品曲折地反映了戰后人們的精神空虛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誕與虛無的感受。
J.阿努伊(1910~1987)、M.埃梅(1902~1967)、比耶杜(1927~ )、薩拉克魯(1899~ )等戲劇家的創作各有特色,以諷刺幽默等手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現實生活。阿拉巴晨(1932~ )、杜比雅爾(1923~ )、杜拉斯(1914~ )、奧巴迪亞(1926~ )等劇作家曾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被稱為荒誕派第二次浪潮代表,他們的劇作從各種角度表現對西方當代社會的感受,又被統稱為先鋒派戲劇。A.加蒂(1924~ )是法國著名政治戲劇家,60年代為其創作旺盛時期。塔迪厄(1903~ )是風格獨特的先鋒派獨幕劇、室內劇代表作家,又因創作廣播劇聞名。維納維(1927~ )是創作從批判現實主義戲劇轉向描寫日常生活瑣事的稱作日常戲劇的劇作家。他們在戲劇創作上各有建樹,在當代劇壇上均有一定影響和地位。
J.維拉爾(1912~1971)在兩次大戰間嶄露頭角,是優秀的表演導演家和戲劇活動家。他遵循人民戲劇運動宗旨,于1947年在阿維尼翁首創戲劇藝術節活動,于1951年被任命為國家人民劇院院長兼總導演。
J.-L.巴羅(1910~ )是與維拉爾齊名的著名導演表演藝術家和戲劇活動家,擅長啞劇表演,是公認的先鋒派大師。他與妻子著名演員M.勒諾(1903~ )曾率領自己組織的勒諾-巴羅劇團奔赴世界各地演出。
50年代后,法國戲劇出現了以導演為中心的傾向。其中的優秀者有兼導演、演員、劇作家于一身的R.普朗雄(1931~ )、P.謝羅(1944~ ),他們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擅長導演歌劇、創造撼人心魄的大場面即所謂圖象戲劇;國家人民劇院院長、導演維泰茲(1930~ )崇尚梅耶荷德,導演傳統及當代劇目時多賦予新意;A.姆努什金(1939~ )創建的太陽劇院是受60年代風行一時的美國生活劇院影響和五月風暴法國大學生戲劇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還有以導演荒誕派戲劇聞名于世的先鋒派導演R.布蘭(1907~1984)等等。他們都為當代法國戲劇舞臺實踐做出了貢獻。
20世紀著名演員有皮托也夫演員世家。女演員有馬利.貝里(1900~ )、馬利亞.卡薩列斯(1922~ )、查姆阿(1901~1964)、波貝斯庫(1896~ )、M.勒諾、黛芬.西莉(1932~ )。優秀男演員首推表演大師G.菲利普(1922~1959),此外尚有吉特里(1885~1957)、索蘭諾(1920~1962)、維托德(1915~ )、威爾松(1921~ )等。著名啞劇家為M.馬爾索(1923~ )。所有這些優秀表演藝術家都以各自所長為法國戲劇舞臺增色生輝。
縱觀法國戲劇1000余年的發展演變,法蘭西民族特色極為鮮明。古典主義戲劇展示了法蘭西封建文化的輝煌燦爛;啟蒙時期的戲劇奠定了資產階級戲劇的基礎;19世紀以后,流派紛呈,競相爭艷。法國戲劇對歐美戲劇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戲劇大家庭中的佼佼者。
标签:戲劇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世界十大歌劇之藝術家的國外戲劇2007-06-13
世界十大歌劇之托斯卡國外戲劇2007-06-13
世界十大歌劇之魔笛國外戲劇2007-06-13
世界十大歌劇之弄臣國外戲劇200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