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國外戲劇 >

英國戲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2-21

    英國戲劇起源于教堂的禮拜儀式。9世紀復活節彌撒中有一段被稱為"你找誰"的插曲,一位教士裝扮天使守護基督的墳墓,另外3位教士裝扮成3個叫瑪麗的婦女來朝拜圣墓,他們對話性的輪唱和表演動作,已具有戲劇的雛型,并由此發展成一種作為教堂禮拜儀式組成部分而演出的戲劇,稱為"禮拜劇"。

中世紀戲劇

    奇跡劇 禮拜劇在發展過程中逐步世俗化,從13世紀起,由市民代替教士,由拉丁語改用方言,并轉移到教堂外演出,情節也日益復雜,增加了市俗的喜劇成分,成為獨立的戲劇形式。但內容仍以搬演圣經故事和圣徒事跡為主,稱為神秘劇或奇跡劇。15世紀,奇跡劇在英國各地廣泛演出,通常是在圣誕節、復活節、基督圣體節等宗教節日舉行,有時要延續三四天,舞臺設在城市廣場或可移動的大馬車上。不同行會分別負責演出與本行業有關的劇目,如船業公會演出《建造方舟》,面包業公會演出《最后的晚餐》等。
    奇跡劇傳世的共有4個組劇。即切斯特組劇(255出)、約克組劇(48出)、威克菲爾德組劇(32出)和考文垂組劇(42出)。威克菲爾德組劇根據其手稿保存者的名字,又稱為托內萊組劇。約克組劇中的《十字架受難》用羅馬士兵的殘暴和玩世不恭襯托耶穌受難,以且現悲壯氛圍見長。威克菲爾德組劇中的《建造方舟》、《牧羊人劇二》則以富于生活氣息和喜劇色彩著稱。在奇跡劇中,現實人物與傳說人物同時出現;情節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悲劇和喜劇、崇高與滑稽因素摻合在一起。這些特點對以后的英國戲劇,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有著重要影響。
    道德劇 道德劇產生于14世紀下半葉,從教堂的布道儀式演變而來,也是一種宗教劇,以宣傳教義、進行道德勸誡為目的。它采用中世紀常用的寓意手段,把各種道德品質擬人化。現存最早的一部是《牢不可破的城堡》(約1440),此劇寫"人類"從青年到老年的生活,描繪了"人類"靈魂中善與惡的斗爭,這一主題是以后的道德劇中經常出現的。最著名的《人人》出現于約1495年,劇中"死亡"奉上帝之命召喚"人人"趕死,"人人"求助于他的世俗朋友,如"美麗"、"友誼"、"知識"、"力量"等,但最后只有"善行"陪著他,并挽救了他的靈魂。其他著名的道德劇還有《安全的搖籃》、《人類》等。
    插劇 15世紀出現了插劇,它還情節簡單,人物也少,而娛樂性加強,有較多喜劇色彩。主要由職業演員在宮廷、貴族府第或大學中演出。對插劇這一名稱有各種解釋,有人認為它是在插在道德劇或奇跡劇的兩幕間演出的,有人認為它是在宴會或娛樂中插演的。
    中世紀英國戲劇脫胎于教堂禮拜儀式,以后逐步擺脫教會影響和宗教色彩。從禮拜到奇跡劇,到道德劇,再到插劇的演變過程就是世俗化不斷加深的過程,直至文藝復興戲劇興起。

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

   從1485年都鐸王朝的建立到1642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是英國的文藝復興時期。它以恢復在中世紀瀕于中斷的希臘、羅馬文化傳統,傳播人文主義思想為開端,隨著英國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展,形成了文化藝術高度繁榮的局面,也出現了英國戲劇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初期 都鐸王朝的建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此后,英國進行了宗教改革,統治集團推行了一系列較為開明的政策。這一時期奇跡劇和道德劇繼續流行,但劇中的宗教意義隨之減弱,道德劇則帶上政治色彩,如J.斯克爾頓(1460~1529)的《壯麗》(1515)、D.林賽(1490~1555)的《笑諷三等人》(1540)等。插劇到16世紀中葉發展到高峰,H.麥得威爾(1462~?)的《弗爾金斯和魯克利絲》是最早的英國市俗戲劇。最著名的插劇作家是J.黑伍德(1497~1580),他的《天氣戲》(1533)對話頗為風趣。
    都鐸王朝初期的戲劇形式相當多樣化,除上述幾種外,發源于意大利的"假面劇"也傳入了英國。在下層群眾中還流行著啞劇、鬧劇、滑稽劇等民間戲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曾有提及。1558年,伊利莎白女王繼承王位,工商業和海外貿易迅速發展,城市興盛,戲劇日益受到市民歡迎。女王鼓勵文藝的發展。這時古希臘羅馬戲劇被介紹到英國。在塞內加、泰倫提烏斯、普勞圖斯等古典作家的影響下,劇作家創作的正規戲劇產生了,出現了新的戲劇形式--悲劇和喜劇。
     N.尤德爾(1505~1556)的《拉爾夫?勞伊斯特?道伊斯特》(1553?)是英國第一部喜劇,作者雖然是模仿羅馬喜劇,但劇中好吹牛的騎士拉爾夫在向一位富孀求婚時地敗于一位商人之手,這是別有新意的。劇中的一些滑稽情境和風趣對話則取自插劇。最早的英國悲劇《高勃達克》(1561)作者是牛津大學的T.薩克威爾(1536~1608)同T.諾頓(1532~1584)。此劇取材不列顛古代傳說,寫兩個王子因爭奪王位互相殺戮而導致內戰,風格類似塞內加。
     伊利莎白時期,出現了職業的演員劇團,為了取得政治上的庇護,它們名義上還隸屬于王室或某一貴族,但演員人身是獨立的。1576年英國出現了最早的大眾劇場,即演員J.伯比奇(1531~1597)在倫敦近郊建立的"大劇場"。它是按照客棧庭院格式建成的露天劇場,沒有燈光照明,只能在白天演出。舞臺沒有惟幕,并伸入觀眾席中,可以三面看戲。少數貴族觀眾可坐在舞臺上觀看演出。道具極少,沒有布景,但服裝比較講究。
    盛期 1588年英國擊潰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民族精神空前高漲,戲劇也相應出現高度繁榮的局面。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位,社會矛盾雖然日益尖銳,但戲劇仍持續發展,直至1616年莎士比亞逝世。這前后30年間,是文藝復興戲劇的盛期。
    1590年前后,職業劇作家J.黎里(1553~1606)、R.格林(1558~1592)、G.皮爾(1557/1558~1596)、C.馬洛(1564~1593)等陸續嶄露頭角。他們曾在牛津或劍橋大學讀書,具有人文主義思想,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被稱為"大學才子"。T.基德(1558~1594)雖未受過大學教育,但一般也稱他"大學才子"。他們主要為大眾劇場寫作,大大提高了英國戲劇的質量。通過他們的活動,悲劇、喜劇和歷史劇都逐漸成熟,散文之外,素體詩(無韻詩)也被熟練地運用于戲劇之中。黎里典雅的臺詞和優美的抒情插曲,格林流暢的文筆、嚴整的結構和他筆下可愛的少女形象,皮爾清新的詩意,基德情節的緊張性和人物心理分析,馬洛奔放的激情、鮮明的人物性格和探索一切的巨人思想,都為英國戲劇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特別是馬洛的成就,為莎士比亞的創作鋪平了道路。
    莎士比亞(1564~1616)代表了文藝復興戲劇的最高成就。他的作品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重大社會問題,集中表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他最善于刻畫人物、創造典型和展現人的精神世界;他的優秀劇作大都具有緊張復雜的矛盾沖突、生動豐富的情節和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他不遵守所謂時間和地點的一致,無論是喜劇、悲劇、歷史劇,在他寫來都既真實又富于想象,既悲喜交融又充滿哲理與詩意,他的戲劇語言豐富準確,極茯性格化。馬克思要求戲劇"莎士比亞化",這是對其藝術成就的極高評價。
     B.瓊森(1573~1637)是這一時期另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一些作品致力于表現人物的"氣質",從道德方面進行評價。有較強的現實主義因素。他遵守"三一律",講究結構,如《煉金術士》(1610)即以結構完美見稱。
    這一時期歷史劇最早出現優秀作品不是偶然的。中世紀奇跡劇的題材是宗教傳說中的人類歷史。文藝復興時期,民族意識加強,愛國主義精神高漲,女王繼承人問題又引起普遍關注,這就使一些劇作家以濃厚的興趣探討歷史,作為現實的借鑒。馬洛的《愛德華二世》(1593?)是一部歷史劇杰作。莎士比亞早期的英國歷史劇則深入探討了都鐸王朝建立前400年的英國社會政治問題,反映了人文主義者要求開明君主的政治理想,可以說是戲劇化的民族史詩。
    喜劇 喜劇作品大量出現,而且風格多樣化,如黎里的《月中女人》(1584)、格林的《僧人培根和僧人班格》(1589)、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1596)和《第十二夜》(1600)、T.德克(1572~1632)的《鞋匠的節日》(1600)都具有浪漫色彩和明朗、樂觀的基調。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一些描繪當代世態人情、以中產階級為諷刺對象的喜劇,B.瓊森的《煉金術士》(1610)及《巴托羅繆集市》(1614),被稱為市民喜劇。
    悲劇 這30年間悲劇蔚為大觀,按題材可分為幾類:一類是"復仇悲劇",以復仇為主線,如基德的《西班牙的悲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C.圖爾納(1575?~1626)的《復仇者的悲劇》(1607)、J.韋伯斯特(1580~1625)的《馬爾菲的公爵夫人》(1613?)等。這類悲劇的出現反映了塞內加復仇劇的影響,也反映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渴求正義的普遍心理。《哈姆雷特》大大突破了復仇悲劇的局限,表達了人文主義的理想和時代的精神。另一類是所謂"情欲悲劇",如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劇》(1588?)、《帖木兒大帝》(1588?),莎士比亞的《安東尼和克利奧佩特拉》(1606)、《科利奧蘭納斯》(1601),瓊森的《西亞努斯的覆滅》(1603),查普曼的《布西?德?昂布瓦的復仇》(1610)等。"情欲悲劇"反映了當時流行的認為人的氣質欲望決定命運的觀點。同"情欲悲劇"常常結合著的是所謂"惡行悲劇",莎士比亞的《奧賽羅》(1604)、《李爾王》(1606)、《麥克白》(1606)是兩者結合的范例。它們深刻地揭露了野心家的罪惡,也揭露了嫉妒、自負、邪惡所帶來的災難。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傳統地表現貴族生活的悲劇外,還出現了一些反映中產階級生活的悲劇,如無名氏的《費弗夏姆的阿登》(1592)和《約克郡悲劇》(1605)以及T.黑伍德的家庭愛情悲劇《死于仁慈的女人》(1603)。
    傳奇劇 17世紀初,出現了一種既不屬于傳統悲劇也不屬于傳統喜劇的傳奇劇。在它的情節發展中有悲劇性高潮,但也有喜劇結局,故被稱為悲喜劇,又稱傳奇劇。F.鮑蒙特(1584/1585~1616)和J.弗萊契(1579~1625)的《菲拉斯特》(1609?)、《是國王又不是國王》(1611),莎士比亞的《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風雨》(1611)都屬傳奇劇。莎士比亞晚年的這類作品回避了尖銳的社會矛盾,以寬恕與和解為主題,不過仍然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的光輝。其他作家的傳奇劇大都缺乏生活基礎,內容較為貧乏,已預示著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結束。
    劇場藝術方面,這一時期兩個最重要的劇團是宮廷大臣供奉劇團和以著名悲劇演員E.艾倫(1566~1626)為經理的海軍大臣供奉劇團。艾倫主要扮演馬洛筆下的人物,他的主要競爭對手J.伯比奇則以扮演莎士比亞和瓊森的劇中人見稱。最著名的喜劇演員是W.坎普(?~1603)。17世紀初,倫敦已有近20所大眾劇場,如玫瑰劇場、帷幕劇場、天鵝劇場以及大劇場移建成的環球劇場等。劇場經理一般由演員兼任,雇傭過不少劇作家。1596年倫敦出現了第一座私人劇場,即J.伯比奇建立的黑衣修士劇場。私人劇場供上層人士觀劇,有紅光照明,舞臺道具也較大眾劇場齊全。當時還沒有女演員,女角由童伶擔任。
    末期 莎士比亞逝世后,文藝復興戲劇進入尾聲。
    詹姆士一世及其繼位者查理一世政治上專制腐敗,生活上究奢極欲,戲劇成了統治階級消遣娛樂的工具,一些劇作家主要為宮廷寫作并且受到了正風行于歐洲的巴洛克風格的影響,大眾劇場時代的那種生氣勃勃的創造精神消失了。
    比較重要的劇作家有P.馬辛杰(1583~1640)、J.福德(1586~1640)、J.雪利(1596~1666)等人,他們用流暢的素體詩寫作,但已失去了馬洛和莎士比亞那樣壯闊的氣勢和生動的表現力。福德的悲劇描寫亂倫和墮落。渲染恐怖與苦難,但講求技巧,表現人物感情細膩。喜劇的成就大于悲劇。馬辛杰繼承了瓊森"氣質喜劇"的傳統,諷刺了正在得勢的中產階級。雪利描寫家庭生活,開風俗喜劇的先河,其中有一些色情描寫。
    1642年斯圖亞特王朝被推翻,代表新禁欲主義的清教徒本來就反對戲劇,而戲劇中恐怖和色情的增多更使他們不滿。克倫威爾執政后下令封閉倫敦全部劇場,文藝復興戲劇就此結束。

17~18世紀戲劇

    共和國和王政復辟時期 革命政府禁止了戲劇,但私人組織的娛樂演出并未禁絕,W.達文南特(1608~1668)的"娛樂表演"《圍攻羅得島》(1656)實際上是英國第一部歌劇,在這次演出中英國第一次出現女演員。
    1662年查理二世復辟后取消了禁戲令。這時的戲劇主要是為倫敦的上層人物提供一種時髦的娛樂,而一般的劇院只有兩家。1662年重建的朱瑞巷劇院已具備了現代劇院的基本形式,并有了布景。這時出現了大量的"復辟"期喜劇作品,比較重要的有G.艾特利吉(1634?~1692)的《風流人物》(1676)、W.威徹利(1641~1716)的《鄉下女人》(1675)。它們描寫貴族的風流放蕩生活,也反映家庭和婚姻問題,其中可以看到法國戲劇的影響和對莫里哀的模仿,被稱為"風俗喜劇"。
    J.德萊頓(1631~1700)是復辟時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他所寫的"英雄劇"《奧倫-蔡比》(1676)等,表現了主人公的愛情與責任的沖突。德萊頓又是英國戲劇理論的開創者,他的《論戲劇詩》(1668)結合英國戲劇創作的實際,闡發了亞里士多德和賀拉斯的觀點。另一位悲劇家是T.奧特韋(1652~1685),他的兩部較好的作品是歷史悲劇《威尼斯得免于難》(1682)和家庭悲劇《孤兒》(1680)。
    從"光榮革命"到"戲劇檢查法"這一階段,資本主義在英國確立并得到穩定發展。但戲劇無大發展,這一方面是由于激烈的黨派斗爭不利于戲劇創作,一方面是作家們的興趣轉向了報刊及小說。但W.康格里夫(1670~1729)、J.萬布勒(1664~1726)等人的作品使風格喜劇繼續盛行。它們講究技巧,語言俏皮,但內容狹窄,風格夸張,對貴族生活的腐化墮落津津樂道,粗俗而缺乏道德標準,從而引起一些觀眾和批評家的不滿。J.科利爾(1650~1726)撰寫了《略論英國舞臺的不道德和猥褻》(1698)一文進行抨擊,引起了一場持續10年之久的爭論。此后,G.法夸爾(1678~1707)的《募兵官》(1706)和《紈啞子弟們的詭計》(1707)等作品注意到道德影響,有一定的現實主義成分,并帶上了感傷色彩。著名的勸善報刊文學作家R.斯梯爾(1672~1729)也寫過《有良心的情人》(1722)等幾部喜劇,道德勸誡的傾向和感傷主義成分更為明顯。斯梯爾還創辦過一份《戲劇》雙周刊(1718?~1720),是英國最早的戲劇刊物。
    這一階段影響最大的悲劇家是N.羅(1674~1718),他改編的愛情悲劇《美麗的懺悔者》(1703)一直上演19世紀。由于當時安娜女王繼承人問題引起的關注,J.迪生(1672~1719)取材于羅馬傳記文學的悲劇《卡托》(1713)上演后在政治上引起很大反響。G.李洛(1693~1713)的悲劇《倫敦商人》(1731)更為重要,它以市民生活作為題材,用新的資產階級道德觀點評價人物,并用散文寫作,這都預示了英國悲劇發展的新方向。此劇很快被譯為歐洲好幾種文字。
    詩人J.蓋伊(1685~1732)的《乞丐歌劇》(1728)是英國歌劇中最早的經典作品,曾轟動一時;德國現代戲劇家B.布萊希特的《三分錢歌劇》就是據此改編的。與流行的意大利歌劇不同,《乞丐歌劇》以一種明快的抒情風格描寫下層群眾的生活。但它也從政治上批評了當時的首相R.瓦爾浦,其續集《波莉》(1729)因此被政府禁演。
    蓋伊之后,H.菲爾丁(1707~1754)喜劇《巴斯昆》(1736)和《1736年歷史紀事》(1737)包含著更明顯、更強烈的政治諷刺,揭露了輝格黨政府的腐敗,引起了統治集團的驚恐。1737年,瓦爾浦頒布了"戲劇檢查法",菲爾丁和其他一些作家從此轉入小說創作。這一法令極大地阻礙了英國戲劇的發展,此后100多年中,倫敦只剩下兩座劇院,戲劇基本上處于蕭條冷落的狀態。
    從18世紀50年代起,感傷主義日益盛行,感傷主義喜劇也占領了舞臺。H.凱利(1739~1777)、R.坎伯蘭(1732~1811)等人的作品多愁善感、無病呻吟,把戲劇引向絕路。70年代,O.哥爾德斯密斯(1728~1774)的《委曲求全》(1773)、R.謝里丹(1751~1816)的《情敵》(1775)和《造謠學校》(1777)使觀眾耳目一新。它們雖然也受了感傷主義的影響,但都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描繪了當時外省資產階級的生活,并且避免了王政復辟以來英國戲劇常見的粗俗和狹隘。這3部作品使沒落的風俗喜劇重現光彩。
    當時英國文壇的領袖人物是S.約翰遜(1709~1784),他也寫過劇本,對戲劇的最大貢獻是主編了《莎士比亞戲劇集》(1765)。他雖是個古典主義者,但在其《序言》中卻為莎士比亞違背"三一律"進行辯護,強調想象在戲劇創作中的作用,并且指出莎士比亞劇作中的人物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這些觀點把英國戲劇理論大大推進了一步。
    18世紀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表演比劇本更重要。這一世紀產生了不少優秀演員。最著名的D.加里克(1717~1779)以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表演才能出色地扮演了許多莎士比亞作品中的人物。他又是朱瑞巷劇院的經理兼劇作家,與人合作的感傷喜劇《秘密婚姻》(1766)久演不衰。S.席登斯(1755~1831)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演員之一,她扮演麥克白夫人的技藝被稱頌一時。

19世紀戲劇

    19世紀初浪漫主義運動在歐洲興起。英國的浪漫主義主要表現在詩歌和小說領域,但對戲劇也有影響,即產生了當時統治著英國舞臺的情節劇。情節劇從法國傳入英國開始音樂成分十分重要,對話也有音樂伴奏,后來音樂不再成為重要因素,而以曲折離奇、富有浪漫色彩的情節和富麗堂皇的布景吸引觀眾。
    情節劇日益商業化,許多嚴肅的作家對此不滿;同時,隨著浪漫主義運動的開展,學術界對莎士比亞的評價越來越高。這樣,一些浪漫主義詩人開始照莎士比亞或希臘戲劇的風格創作詩劇,如P.B.雪萊(1792~1822)寫作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1819)、《沈西》(1819),G.G.拜倫(1788~1824)寫作了《曼弗雷德》(1817)、《該隱》(1821)。但這些詩人的詩劇不適合演出,對戲劇沒有產生直接的影響。
    1843年,"戲劇檢查法"被廢除,劇院和觀眾不斷增加,但作家更致力于小說創作,戲劇領域并無優秀作品。情節劇走向末路,劇院里上演的劇目大多是法國戲劇,或從司各特等人的小說改編的劇本。莎士比亞的作品也在上演,但大多數演員地位低下,缺少修養,對莎劇的理解膚淺,還隨意刪動。E.吉恩((1787~1833)是少數優秀演員之一,他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和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人物。
    從60年代起,英國戲劇逐步出現了一種現實主義傾向,T.W.羅伯遜(1829~1871)的社會喜劇帶來了第一股新鮮空氣,他的《社會》(1865)、《等級制度》(1867)描寫下層群眾的日常生活,揭露和諷刺了社會弊病,語言也自然樸素。從70年代起,W.阿契爾(1856~1924)等人把易卜生戲劇陸續翻譯介紹到英國,80年代,倫敦演出了易卜生的《群鬼》和《玩偶之家》。在易卜生的影響下,一些劇作家創作了英國的社會問題劇。H.A.瓊斯(1851~1929)的《圣人和罪人》(1884)、《經紀人》(1889)都描寫了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討論宗教和道德問題,引起普遍的注意。A.W.皮奈羅(1855~1934)的《第二位坦科雷太太》(1893)在英國以及法、德、意等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其情節劇的外衣下包含著嚴肅的社會內容。羅伯遜、瓊斯和皮奈羅給長期沉悶的英國戲劇界帶來了生氣。與此同時,歐洲大陸正在形成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戲劇潮流。除易卜生外,H.F.貝克(1837~1899)、G.豪普特曼(1862~1946)、A.契訶夫(1860~1904)等人的劇作也都先后影響了英國戲劇界,英國戲劇的復興正在醞釀之中。阿契爾、瓊斯、蕭伯納(1856~1950)的一系列戲劇評論或論文為這一復興進行了理論準備。
    90年代英國戲劇有了重大轉折,此后到20世紀初,逐步形成了英國戲劇史上的又一個高峰。
    90年代初,蕭伯納的重要劇本《鰥夫的房產》(1892)、《華倫夫人的職業》(1894)相繼問世,它們不但根本不同于流行的情節劇,而且比瓊斯等人的作品前進了一大步。蕭伯納揭露了當代社會的尖銳矛盾,在矛盾沖突中表現人物個性,在幽默風趣中寄寓深刻的諷刺。當時英國出現了各種思潮:社會主義、費邊主義、女權主義等各自提出社會主張,進行激烈的爭論。蕭伯納的社會問題劇反映了爭論對于戲劇的影響,從而吸引了大批知識界的觀眾,幫助提高了戲劇的思想和藝術水平。與蕭伯納同時,O.王爾德(1856~1900)另樹一幟。王爾德是唯美主義的鼓吹者,但在他的喜劇創作中,卻表現出一種現實主義的批判態度。他的《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1892)、《認真的重要》(1895)等劇作對上層社會的虛偽進行了揭露和嘲諷,但其中尚有情節劇的痕跡。王爾德反對英國戲劇中存在已久的粗制濫造現象,在創作上刻意求工,語言機智風趣,情節的發展出人意料而又輕松自然。風俗喜劇在王爾德的筆下發出光輝。
    19世紀下半葉的演員中,H.歐文(1838~1905)極富才情,他出色地扮演了莎劇中的許多人物,提高了觀眾對莎劇的興趣。他還同著名女演員E.A.泰麗(1847~1928)合演并長期經營萊西姆劇院。

20世紀戲劇

    20世紀蕭伯納繼續以旺盛的精力進行創作,寫出了《人與超人》(1903)、《巴巴拉少校》(1905)、《傷心之家》(1917)、《蘋果車》(1929)等重要劇本。這一時期中,他的思想經歷了復雜的發展,題材和風格都有所變化。他的最大貢獻是社會問題劇。他受易卜生影響,但易卜生的問題劇具有悲劇色彩,蕭伯納的問題劇具有喜劇色彩;易卜生的人物在討論問題,蕭伯納的人物則雄辯滔滔;易卜生的臺詞精辟而有個性,蕭伯納則讓他的人物說出機智的俏皮話,在似非而是的反語中揭示真理。他似乎在戲劇中開玩笑,但在玩笑這中揭示出"英國社會出了什么毛病"。蕭伯納雖我批評過莎士比亞,但他正是以莎士比亞為代表的民族戲劇優秀傳統的繼承者。
    社會問題劇是20世紀初期英國戲劇的主流,不少作者受到蕭伯納的影響。J.高爾斯華綏(1867~1933)、H.G.巴克(1877~1946)等人的作品又稱為"思想劇"。高爾斯華綏的《銀盒》(1909)、《正義》(1910)揭露法律的弊病,《斗爭》(1909)反映勞資斗爭;巴克爾的《馬德拉斯家庭》(1910)描繪婦女的不幸命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J.B.普里斯特利(1894~1984)的《危險的角落》(1932)、W.S.毛姆(1874~1965)的《圈子》(1921)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
    從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產生了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這一運動的主要成就在戲劇方面。W.B.葉芝(1865~1930)、J.M.辛格(1871~1909)和S.奧凱西(1884~1964)等人的作品反映了愛爾蘭人民的生活情緒和民族自治的要求。辛格使用愛爾蘭農民的語言,但反復錘煉使之生動、形象而富有詩意。奧凱西以豐富的想象力把悲劇同喜劇、現實主義同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結合在一起。
    自葉芝開始出現了新的潮流:復活詩劇。雖然戲劇創作早已不用素體詩了,但葉芝的《胡里痕的凱瑟琳》(1902)等劇的成功,打破了現代戲劇不能采用詩體的流行觀點。30年代,T.S.艾略特(1888~1965)寫出他最著名的詩劇《大教堂的謀殺案》(1935),他十分熟悉莎士比亞,使用了一種近于散文的精練緊湊的格律,劇情始終保持一定的緊張性,因而吸引了大批倫敦西區的資產階級觀眾。在葉芝影響下,左派詩人W.H.奧登(1907~1973)同小說家C.衣修午德(1904~ )合作,寫作了《皮下的狗》(1935)和《邊界上》(1938)等詩劇,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并試圖把馬克思主義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結合起來。另一位作者C.H.弗雷(1907~ )也寫過好幾部詩劇,頗受觀眾歡迎。
    除上述流派外,還有一些影響的劇作家。J.M.巴里(1860~1937)的童話劇《彼得?番》(1904)把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和故事貫患起來,顯示了較高的技巧。30年代以后,N.考沃德(1899~1973)的諷刺喜劇十分風行,其風格類似王爾德,但失之于膚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英國戲劇帶來了很大損害。戰時和戰后一段時期,舞臺上演出的主要是莎士比亞戲劇。隨著莎士比亞研究的巨大進展,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莎劇演員,其中最著名的是L.奧立弗(1907~ )。
直到50年代中期,戲劇不景氣的狀況才有所改變。1956年荒誕派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和布萊希特戲劇在倫敦演出。人們對詩劇的興趣減弱,戲劇革新的呼聲日益強烈。以J.J.奧斯本(1929~ )的《憤怒的回顧》(1956)為標志,出現了英國戲劇的所謂"新潮流"。劇中主人公吉米?波特對周圍環境的厭惡反映了戰后英國青年的心理,緊張的戲劇性和生動的對話也很有特色,所以此劇立即引起普遍的共鳴和廣泛的注意。此后,B.貝漢(1923~1964)、H.品特(1930~ )、A.威斯克(1932~ )、N.F.辛普森(1920~ )S.德萊尼(1939~ )等人的主要作品相繼問世,這些作品大都取材于中下層階級的人物和事件,著重表現人物情緒,對社會提出激烈的抗議,所以這批青年劇作家被稱為"憤怒的青年",他們逐步占領了舞臺,影響日益擴大。其中品特尤其突出,他的《房屋》(1957)、《生日晚會》(1958)、《看房人》(1960)、《歸家》(1965)等劇都具有荒誕派的某些特征,顯得陰沉難解,但也有較我的寫實成分。人物對話不多,但很有個性。
     60年代前后,也有一些劇作家以歷史題材作為現實的借鑒,J.阿登(1930~ )的《阿姆斯特朗的最后告別》(1964)等劇都有較強的政治色彩。
     60年代中期以后,"憤怒的青年"逐漸失去鋒芒,一些更年輕的"左派"作家顯露頭角,被稱為"第二次浪潮"。他們的政治思想觀點并不一致,但對英國社會都持激烈的批判或否定的態度。由于電影、電視的競爭和各種文藝流派的影響,他們的作品常追求新奇刺激和娛樂性。E.邦德(1934~)反對暴力的劇作中采用暴力場面,曾引起爭議。D.斯托萊(1933~ )的《阿諾德?米德爾頓的康復》(1966)反映對人的壓抑。D.海爾(1947~ )、T.格里菲思(1935~ )、S.波利亞科夫(1952~ )等人以政治態度"左傾"聞名。海爾寫過一部《翻身》91975)用布萊希特的手法反映中國農村的革命斗爭。
     在喜劇家中,T.奧頓(1933~1967)影響較大,他的《臟物》(1967)、《男管家看到了什么》(1966)等劇中含有悲劇或恐怖因素,被稱為"黑色喜劇"。T.斯托帕德(1937~ )極富想象力,在文字游戲中寄寓哲理,代表作《羅森克蘭茲和蓋爾登斯頓之死》(1966)表現出存在主義觀點。P.謝弗(1926)、A.艾克伯恩(1939~ )、P.尼科爾斯(1927~ )等人的作品大都圍繞著家庭和婚姻問題,笑聲中包含社會諷刺。
當代英國著名的劇院、劇團有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
 

标签:戲劇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